11月19日早高峰时段,郑州地铁5号线银屏路站内,一道“禁毒宣传风景线”悄然展开——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高新分局禁毒大队、市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及同行禁毒社工团队将禁毒宣传嵌入市民通勤“最后一公里”。禁毒民警聚焦“奶茶杯”“邮票”等新型毒品的伪装特性,向过往乘客详解识别方法与危害,以“小场景”撬动“大宣传”,为平安城市、文明城市建设注入禁毒力量。
![]()
![]()
作为城市交通“主动脉”,地铁日均承载数十万乘客,是传播社会正能量、普及安全知识的重要阵地。本次活动跳出传统“定点摆摊”模式,采用“精准化+轻量化”策略适配早高峰节奏:禁毒民警手持印有关键知识点的便携宣传卡,主动在站台、闸机口等区域与乘客互动,用1-2分钟讲清核心防范点。“您看这个‘奶茶杯’,和普通速溶奶茶长得几乎一样,但里面可能藏有合成大麻素等毒品,误食极易成瘾,甚至危及生命,大家一定要记住不接陌生饮料、不碰不明零食。”
除面向乘客的流动宣传外,活动还特别针对地铁工作人员开展室内禁毒知识专题讲座。禁毒民警以“地铁场景下的禁毒防范”为主题,通过PPT系统展示新型毒品的种类、伪装特征及识别技巧,重点讲解地铁站点内可能出现的涉毒风险场景,并传授初步排查、及时上报的处置方法,帮助工作人员提升禁毒防范意识与应急应对能力,让地铁工作人员成为禁毒宣传的“延伸力量”,共同守护站点安全。
这样“分层化、全覆盖”的科普吸引了不少来往乘客关注。上班族王先生在听完讲解后,主动索要了3份宣传手册:“平时总听说新型毒品伪装性强,但具体怎么分辨一直不清楚,今天学到了实用技巧,回去要给家人和孩子也讲讲,让他们也提高警惕。”参与PPT培训的地铁值班站长也表示:“以前对新型毒品的了解比较零散,这次系统学习后,能更精准地识别可疑情况,也能在工作中给乘客多提个醒,感觉责任更明确了。”
地铁通勤圈是城市生活的缩影,“无毒通勤圈”的构建,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此次地铁禁毒宣传是推动禁毒工作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通过激活地铁这一“流动宣传阵地”,既面向乘客开展普惠性宣传,又为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培训,将禁毒教育与城市公共交通、市民日常生活深度绑定,既提升了禁毒宣传的覆盖面与实效性,更凝聚起“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禁毒合力,为后续常态化开展交通场景禁毒宣传打下基础。(文:郭元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