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在浙江,一群手握新技术、怀揣梦想的“新农人”——农创客,成为这片热土上缩小“三大差距”的生力军。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通过机制创新、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等措施,培育壮大农创客队伍,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数据显示,浙江省累计培育农创客超10万名,带动超100万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
农创兴业 插上科技“翅膀”
![]()
湖州市德清县的鱼塘边,农创客沈杰站在自己研发的循环水生态养殖系统前,轻点手机屏幕,鱼塘溶氧量、水温、pH值等数据一目了然,而且这些关键指标可以实时精准调控,为鱼类创造稳定、优质、可控的生长环境,单个养殖桶每年预计产出2500公斤成鱼。其“连续投放、分批出鱼”的柔性生产模式,结合“中段规格苗”入池策略,能精准控制养殖周期,无缝对接销售旺季,实现生产与市场的高效联动。“这套系统不仅实现了高效益、高品质、零排放,还可规模化复制。”沈杰将先进的生产模式应用于传统渔业,不仅让鱼塘每亩增收2000多元,也带动渔民迈向智慧高效生态养鱼的新时代。
如今,沈杰牵头开发的庆渔堂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已联结了长三角地区1万多个鱼塘,成为数字化渔业的样板,也是浙江“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的生动实践。
在之江大地,像沈杰这样用科技赋能农业的农创客不胜枚举。他们积极践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手段,推动乡村产业兴起来、强起来、优起来。
![]()
农创促富 共享发展“红利”
![]()
“我计划将湖州的民宿管理模式复制到德清、临安等地,打造集吃、住、行、购、游于一体的‘一站式’发展场景,助力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共同富裕。”湖州市农创客徐嘉蔚谈及未来规划,信心满满,“我们不仅要自己发展,更要带动周边一起发展。”
在她的办公室,一张覆盖安吉全域的“智慧旅游地图”格外醒目。“扫描二维码,就能便捷预订民宿、购买景区当日优惠门票。”徐嘉蔚介绍,这正是她创业项目的核心成果。
1993年出生的徐嘉蔚是土生土长的安吉人。她的创业灵感源于一位经营农家乐亲戚的困扰。“客人常问哪里好玩、门票有无优惠,亲戚却难以系统解答。”这一普遍痛点,让她看到了整合资源、实现共赢的契机:若能联合众多农家乐,再与景区达成合作,既能为其引流,又能让游客得到优惠,岂不三方得益?
为此,一年多的时间,徐嘉蔚和父亲跑了30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在同业主聊天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烦恼普遍存在。2019年3月,她毅然辞去在杭州的工作,返乡创业。历经五六年耕耘,建立起民宿智慧联盟,整合湖州及周边1500多家民宿、40多家景区,大部分联盟民宿增收1万元至3万元。
湖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州市创新深化乡村振兴“五类英才”培育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培育农创客10125人,认定市级乡村创客团队60个,“五类英才”达到3.8万名以上。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制定出台的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青年入乡发展“520”行动方案为引领,打好农创客“引育用留”组合拳,持续擦亮“乡村创业首选地”品牌。
目前,浙江省探索构建“农创客+村集体+农户”等共富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开展农创客点亮乡村行动,建设现代化农创园25个、农创客共富单元125个,通过订单收购、土地租金、收益分红、技术帮扶等形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农播助力 搭乘数字快车
![]()
“直播间的各位,这是我们丽水深山里的土蜂蜜……”夜幕降临,丽水市农创客麻功佐的直播间热闹非凡。通过直播带货,他帮助农民年销售土蜂蜜2500万元,让深山好物走向全国。
从杭州的创业者到家乡的“新蜂农”,麻功佐的转身,源于一份对亲情的眷恋与对传承的责任。“我们家世代养蜂,如今,爷爷和爸爸年纪越来越大,我深感这份‘甜蜜的事业’需要有人接续。”谈及回乡初心,他目光坚定。
归来后,他不仅精进养蜂技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还架起手机,将线上直播引入传统销售,将家乡的优质蜂蜜推向更为广阔的全国市场。在他看来,这份成就感源于对祖辈技艺的传承,更来自为家乡发展助力的决心。
而这样的故事在丽水并非个例,其背后是当地将培育工作系统化、规模化的持续努力。比如,在农创客培育工作中,丽水市莲都区聚焦大学生群体这一核心力量,以政策、实践、产业为三大支撑,形成“政策筑巢引才、实践提质强能、产业聚力兴农”的特色培育模式,累计培育农创客1100余名;庆元县初步构建了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农创客培育模式,培育了一批扎根农村、投身农业、带动农民的农创客队伍;缙云县把农创客培育作为激发乡村共富活力的新动能,打造了一支有创意理念、创新精神、创业热情的农创客队伍。
近年来,浙江省牵头推动成立了多家机构参与的浙江“土特产”农播矩阵,发布浙江农播助力“土特产”发展计划,开展农创客助农直播等活动,不断壮大农播客队伍,助力农产品营销与品牌提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创客”概念,并于2021年启动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全力培育45岁以下、大学毕业后在乡村创业的青年人才。目前农创客规模超10万人,其中90后、00后占比近60%。
据了解,浙江省坚持把推动青年入乡发展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切入口,全面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和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聚力打造以千名“浙农英才”、万名“头雁”、十万农创客、百万现代“新农人”为核心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探索了一条吸引青年入乡创业就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目前,累计培育“浙农英才”561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6800名、农创客超10万名、现代“新农人”58.4万人。
![]()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5年11月19日1版)
排版、美编:杨晓雨
审核:欧阳美华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