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新华社)
![]()
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国区战略规划总工张嗣宏在第12届新华网思客年会作观点分享。新华网 发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而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会是这一期间的重中之重,它将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变化与发展。
技术革新引领AI发展 锻造新质未来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AI将带来四个方面的增强:网络方面,从地面网络进一步向空、天、地一体的泛在网络演进;算力方面,从通用算力向通算、智算、超算等多样化融合算力发展;产业方面,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重塑生产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此外,还需要安全保障来维护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健全。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AI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当前主要是以2022年底美国发布的ChatGPT大模型等生成式AI为代表。反观中国近些年AI的发展,在技术路线上与美国呈现明显差异。
第一,美国侧重“更大更强”,追求更强算力,计算中心规模从几千卡、几万卡发展到几十万卡,OpenAI还计划建设万亿级计算中心,投入巨大;而我国企业,尤其是在DeepSeek崛起后,通过工程优化和技术创新降低了算力需求,改变了一些规模定律的演进方向,推动了国内多元化算力发展,为国产卡商带来机遇。
第二,在技术开源方面,美国以闭源为主,仅开放相对弱一点的模型;中国则开放最领先的模型,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开源市场AI的发展。
第三,在大语言模型方面,中美近些年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也各自陷入了一定的瓶颈期。比如OpenAI的ChatGPT-5,试用后感觉进步并未达预期;再比如DeepSeek前不久推出的OCR新模型,可以将文本以图像形式高效压缩来降低文本存储难度,但随着上下文越来越长,为算力带来非常大的负担……这些都亟需在新的技术路线上多做探索。
从智能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相比传统大模型的问答模式,智能体调用周边工具,围绕任务驱动实现闭环交付,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到,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到2027年超70%,到2030年超90%,可见该领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从商业化潜力来看,大语言模型在文本处理上表现突出,但在工业领域因准确率不足,目前还难以直接应用,这也是有待进一步去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在面向消费者To C领域,大模型和智能体将大幅提升消费体验;而在To B领域,AI更重要的价值将在于解决各种垂直场景里用户的真实需求,并结合各行业属性进行定制化的开发。
应用落地重塑千行百业 共筑AI+时代
AI既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也催生新兴产业,其在各产业流程中的应用将推动企业效率的提升。根据麦肯锡咨询报告,不同行业、不同环节里面,AI相应的应用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存在差异。
目前,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能力应用在研发侧和营销侧相对成熟。研发侧因编码结构化程度高、数据质量好,可以说是当前最成熟的大模型应用领域;而营销侧的各类文档、策划案等均可通过大模型生成,也成为当前应用比较成熟的范畴。但在其他领域,AI的应用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期。
从行业的AI算力需求来看,根据一些咨询报告的解读,目前55%-60%来自互联网行业,其次是政府、教育、金融等领域。
在互联网行业中,移动端AI应用规模的发展远超电脑端,AI搜索和AI综合助手是最受欢迎的应用类型。从当前应用的市场格局来看,豆包、DeepSeek、腾讯元宝分列用户规模最大的三款应用,其他应用的规模相对较小,尚未达到千万级别。这一格局表明,尽管市场热度很高,但大模型与AI应用的整体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考虑到中国拥有超过10亿的互联网用户,未来这些主流AI应用需达到数亿用户量级,才能标志着行业进入一个相对成熟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在城市智能化升级方面,地方政府推动AI落地主要集中于政务服务智能化(政府内部办公系统升级、12345热线智能客服、政策咨询自动化等)和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交通、水电气智能化检测维修等)两类场景,以推动政务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水平。
在教育领域,AI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学阶段,大模型可实现个性化教学,辅助作业批改、错题解答和题目生成;高等教育阶段,以中兴通讯为例,正与高校合作优化课程体系、搭建实训平台,同时配合高校开展教育出海,提升学生科创能力和产学研结合能力。
在医疗领域,AI应用可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诊前,大模型可提供专业的症状咨询和建议;诊中,AI能提升报告分析和影像诊断效率,生成的体检报告效率较之前提升数倍。
在工业领域,因对准确性要求极高,大模型因存在AI幻觉(数据源错误或分析结论错误),应用相对谨慎。目前多用于知识问答、财务、园区管理等辅助场景。
直面AI市场化挑战 思变应变谋破局
当前AI大模型应用过程中须直面五大挑战,并在实践中思变应变谋求破局之道。
第一个挑战是国产卡的选择。客观而言,当前国产卡与国际上最先进的卡仍存在差距,性能相对有所限制。应对方面,需结合场景需求选择,训练场景侧重性能,推理场景侧重性价比。
第二个挑战是生态迁移与适配。将国外的卡迁移到国产卡,需解决模型运行及性能问题,涉及工具体系构建、算子和精度分析及开发升级。
第三个挑战是大规模算力建设。万卡级集群对工程化能力要求高,需优化工程集成交付和运维保障。
第四个挑战是应用落地。上半年AI浪潮中,很多企业引入相关设备后,难以将其与自身场景结合,仅能使用基础问答功能,导致应用热情回落,部分企业反馈产品不好用、不匹配场景。这一现象表明,没有任何一个模型能“包打天下”,无法解决所有行业的全部问题,需要产业各方群策群力、协同合作。
第五个挑战是体系化能力构建。中长期来看,AI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算力,还包括模型训练、推理、迁移、API调用、定制化开发、运维等能力,需要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路线。
作者:张嗣宏(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国区战略规划总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