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丨编辑 小豆包
寒冬袭来,冷风刺骨,那些热腾腾的火锅、香喷喷的红薯、甜滋滋的糖炒栗子,是不是让你垂涎欲滴?可你知道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冬日美食背后,藏着血糖飙升的致命陷阱。为什么一到冬天,血糖就像脱缰野马一样难以控制?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美食却步?今天,作为你们的健康朋友小豆包,我结合李兰娟院士的专业建议,来聊聊冬季控糖的那些事儿。别急,答案就在下面。
![]()
冬季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真是一道难过的坎儿。寒冷天气里,人体代谢会悄悄发生变化。身体为了抵御低温,会分泌更多像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样的激素,它们偏偏会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加剧胰岛素抵抗。再加上冬天活动量减少,饮食热量不自觉增加,血糖波动就成了家常便饭。老年人基础代谢率本就偏低,一不小心,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李兰娟院士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总结出五类冬季高风险食物,建议糖友们务必避开。下面,我就一一为大家道来。
![]()
1. 高糖“养生茶”
冬天里,很多人爱自制红枣枸杞茶或桂圆莲子汤,觉得既补气又暖身。但这些所谓的养生饮品,其实隐藏着大量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哪怕你没额外加糖,桂圆、红枣、莲子这些干果本身含糖量就超过7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喝下去后,血糖上升速度飞快,简直就像在直接喝糖水。糖尿病患者一旦摄入,极易引起餐后高血糖,让控糖努力付诸东流。
![]()
2. 糯米类主食
八宝饭、汤圆、粽子、年糕这些软糯Q弹的糯米制品,冬天随处可见。可别被它们的外表迷惑了,糯米的升糖指数高达87,接近葡萄糖的水平。更危险的是,糯米粘性强,难以消化,会延迟胃排空,导致血糖滞后升高。这让你很难准确判断血糖波动,增加控糖难度。有些糖友以为吃一点点没事,但哪怕只尝一个汤圆,两小时后血糖也可能大幅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后的反跳高血糖,得不偿失。
![]()
3. 甜味坚果零食
糖炒栗子、蜂蜜核桃、糖衣花生这些街边小吃,冬天里诱人不已。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它们就是血糖杀手。很多人误以为坚果是健康食品,但加工过程中常加入大量糖分和油脂,热量和含糖量双双爆表。吃几颗就可能超出一天糖摄入限额。这类零食还容易让人上瘾,一吃就停不下来。糖友如果放松警惕,轻则血糖飙升,重则诱发胰岛功能进一步衰竭,健康风险巨大。
![]()
4. 过量“补汤”
寒冬腊月,羊肉汤、牛骨汤、鸡汤成了御寒滋补的首选。但李兰娟院士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补汤陷阱。浓汤中富含脂肪和嘌呤,容易引发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尤其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糖友更是雪上加霜。很多汤底还会加入料酒、冰糖、老抽等调味料,间接摄入多余糖和钠,加重肾脏负担。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这简直是双重打击。
![]()
5. 冬季限定糕点
红豆年糕、芝麻糍粑、牛奶蛋卷、热巧克力蛋糕这些应节食品,看着可爱吃着香甜,却是控糖的大敌。它们往往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加上高脂奶油,不仅升糖快、热量高,还容易形成内脏脂肪堆积,让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恶化。这些糕点常作为点心出现在正餐之外,不知不觉增加全天总热量,破坏血糖平衡。糖友们一旦贪嘴,血糖就可能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
![]()
除了食物种类,进食时间对血糖控制也至关重要。冬季日照短,人体生物钟容易紊乱,进餐时间不规律会影响胰岛素分泌节律。建议糖尿病患者尽量固定三餐时间,避免夜宵,尤其是晚上9点后不要进食高碳水类食物,防止夜间血糖升高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研究显示,规律进餐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更理想,餐后血糖波动也更小。对糖友来说,控糖关键不只在吃什么,更在什么时候吃。
日常生活中,饮食顺序也能帮大忙。李兰娟院士强调,进食顺序对控糖有巨大影响。比如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才吃主食,这被称为进食顺序疗法,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多项研究已证实这种方法的好处。将主食替换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藜麦等,不仅能延缓血糖上升,还能提供更多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对胰岛功能保护有积极作用。
![]()
控糖是一场持久战,冬天更要稳中求进。很多人把糖尿病当作单纯的血糖问题,其实它牵动的是心脏、肾脏、视网膜、神经等全身系统。冬季是并发症高发期,绝不能掉以轻心。老年糖友往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一旦血糖波动剧烈,极易诱发心梗或脑卒中。做好饮食管理,是预防并发症的第一步,也是最经济、最可持续的方式。与其等血糖飙升再用药压制,不如从一开始就管住嘴、迈开腿。
![]()
最后,我想说,节制不是清苦,而是智慧。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五不吃就心情低落,觉得生活没了乐趣。但真正懂得节制的人,才是掌控健康的赢家。食物从来不是敌人,而是工具。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如何搭配、如何适度。与其盲目忌口,不如学会理性吃、科学吃、愉快吃。李兰娟院士的建议,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自由——让糖友们能够自由地生活在血糖稳定的轨道上,不被疾病牵着走。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在这个冬天,我们一起稳住血糖,拥抱健康!
参考文献:
[1]钟雪梅,陈敏,凌雅韵,等.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25,36(06):732-736.
[2]李梅,张晶,段丽君.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4):234-239.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