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几个月,总觉得腋下和颈后皮肤又黑又痒,洗澡水再热、再勤也没用。她有点烦,但没放在心上:“年纪大了,皮肤本来就容易出点小问题。”
一次体检,她的血糖竟然已经上升到7.8mmol/L。医生问她:“你之前皮肤发黑、反复痒,是不是注意过?”王阿姨愣住了:“原来这些是血糖在报警啊!”
![]()
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觉得血糖高就是口渴、多尿或者体重下降,可身体在血糖悄悄升高时,先发出信号的往往是皮肤。
它像个不喊停的闹钟,每一次瘙痒、发黑、长疖子,都是提醒我们:血糖有点偏高了。
一、皮肤是血糖的“早期报警器”
人们常把血糖问题和胰腺、血管联系在一起,其实皮肤也是代谢的晴雨表。血糖稍微有点上升,皮肤最先感觉到变化。
为什么皮肤最先发声呢?
血糖高会让体内糖分在皮肤和毛细血管里停留,汗腺和皮脂腺的工作就跟着乱套。皮肤干、痒、颜色改变,都不是表面问题,而是体内糖代谢紊乱的反映。
临床上有统计显示,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里,约有四成左右的人皮肤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多数还没意识到这些和血糖有关,一旦疏忽,血糖持续升高,健康问题就悄悄叠加。
![]()
二、皮肤对血糖异常的6种表现
全身干痒
不是偶尔皮肤干裂,而是那种挠也挠不够的痒,夜里更明显。血糖升高会影响汗腺分泌,皮肤缺水、屏障变弱,只要微微出汗或者天气干燥,瘙痒就会反复出现。
颈后、腋下或腹股沟发黑、变厚
黑棘皮病是糖代谢异常的标志。皮肤摸起来粗糙,颜色暗沉,好像洗不干净。体检时,这些地方的改变常被医生当作早期警示。
反复长疖子或毛囊炎
原本皮肤健康的人,忽然出现一个又一个脓包,消了还会再长。血糖高时,免疫力下降,细菌容易趁虚而入,这类小炎症就频繁找上门。
指甲周围红肿、化脓
很多人以为是洗手液刺激,其实高血糖让细菌更活跃,指甲沟发炎或者脓点冒出来,久而久之会形成反复感染。
![]()
伤口愈合慢
轻轻刮破皮肤都不容易好,血糖升高会影响血管修复,白细胞的功能也打折扣。这也是糖尿病足最早的信号之一。
皮肤莫名发红或发紫
小腿、脚背,颜色像淤青,却没有碰伤。微循环受影响,血液在皮肤下流动不畅,就会出现这样的颜色变化。
这些表现看似小问题,但却是身体在悄悄敲警钟。如果忽略,血糖持续升高,问题会一点点累积,后续可能出现糖尿病皮肤病变,治疗起来难度大,甚至住院都难免。
三、别等血糖升高才去管
王阿姨的例子说明了一个事实:血糖问题最好的处理时机是在前期。等到口渴、频尿、体重下降再去看医生,那时候血糖已经明显偏高,身体受的影响也更深。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控制血糖的关键。饮食上,避免每天米饭、面条、甜饮料搭配高脂肪菜,多安排粗粮、豆类和绿叶蔬菜。
![]()
运动不必很激烈,每天快走、骑车、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就能让血糖稳定一些。睡眠同样重要,成年人每晚睡够6小时,胰岛素敏感性会好一些,血糖就更容易稳定。
如果通过生活调整,血糖仍然偏高,医生会根据情况开药。但无论如何,不要指望保健品就能解决问题,控制血糖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靠自己认真管理生活方式,才是最实在的办法。
皮肤的变化,看起来像“小毛病”,实际上是身体最直白的提醒。
身体从不撒谎,只要你愿意听,它会告诉你哪里出了问题。别等皮肤“喊破喉咙”,才意识到血糖已经高得不可忽视。
注明: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本文仅供参考,描写的医疗知识真实有依据,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同样并未影射任何事情,仅作科普。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其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