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发现一个现象:能扛事的孩子背后,往往藏着这5条“隐形家规”

0
分享至

文|凝妈悟语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有很多孩子遇事不慌张。

曾看到过这样的真实案例:

8 岁男孩陈奕霖在电梯突发故障时,没有惊慌哭喊,而是按照平时家长教的方法,按下所有楼层的按钮,然后使用紧急呼叫铃,最终安全获救。



这种危机中的冷静,正是“能扛事”的典型表现。

还有的孩子,遇到大事或不寻常的事,就像没事人一样心大。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

睡觉前,孩子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明天是开心的一天!要足球展示,还可以出去散步!

我忍不住感慨:他要面对的可是全国各省局长级别的领导,几十号人围观,这阵仗连我这个大人都难免紧张,可他眼里只有期待,完全没把 “围观” 当压力,只当作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想起他幼儿园时第一次登台表演,面对几百号家长,我悄悄问他:“紧张吗?”

他一脸懵懂地反问我:“妈妈,什么是紧张呀?”

我解释:“就是心脏扑通扑通跳得特别厉害的感觉。”

他摇摇头:“没有呀,我们就像平时排练一样跳舞呀~”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很多孩子好像自带 “从容buff”,遇事不慌不忙,反而比大人更能沉得住气!

而这份 “扛事力”,从来不是孩子天生的,而是藏在家庭日常里的 “隐形家规”—— 父母的养育方式,悄悄塑造了孩子面对世界的姿态。



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犯错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批评指责,还是理解引导?

很多家长一见孩子考试考砸了,就忍不住生气质问:“为什么考这么差?是不是没好好学习?”

频繁如此,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

他们害怕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父母的反应。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善于应对挑战,因为他们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错误只是学习的过程。

在我家,我们会问孩子:“这次没考好,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会说“好好检查!”“认真思考!”

孩子的方案可能没在点子上,不能实际操作。

我会带他认真分析错题,找到错误原因。是粗心看错还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一起制定下一步方案,以期以后取得进步。

这样的态度让孩子明白,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



鼓励孩子尝试解决问题

孩子天生好奇,喜欢尝试新事物,但我们常常因担心而阻止:“别碰那个,你会弄坏的!”

这种反应会扼杀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孩子活泼好动,不小心把家里的电器推倒了。

电器比较贵,我们非常心疼,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怪孩子太不注意。

孩子怎么知道电器是否贵重呢?

孩子其实不知道电器有多贵重,在他眼中,所有东西都是探索世界的玩具。

如果我们只因东西贵重就严厉批评,孩子记住的不会是教训,而是父母的愤怒表情。

有一次,孩子在家踢球不小心踢碎了我的玻璃水杯。

我压下心中的火气,平静地说:“你去拿扫把扫干净吧,别扎脚!”

然后问他:该怎么避免再次碰坏东西呢?

孩子说:不要踢高球,把桌上的东西收起来!

我给他大大的赞!

这样的处理方式,让孩子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害怕犯错。



常常记录孩子的好表现

生活里的小美好,藏着治愈一切的力量。

如果家长总盯着孩子的优点,放大他的进步,孩子会逐渐养成 “积极归因” 的思维 —— 遇到事情先看到好的一面,而不是被负面情绪困住。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曾提出 “乐观思维的培养方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 “记录积极事件”。

通过记录,孩子会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好,逐渐形成 “我能行、事情会变好” 的乐观心态,这种心态正是 “扛事力” 的核心。

我家有一个“好事记录本”,孩子一天中任何小小的成就和快乐时刻都会记在上面:

被邀请去看表演、踢球时进了10个球、魔方课又学会复原一面、美术作品得了A+......

这本记录本,就像一面 “放大镜”,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逐渐变得自信乐观。

有一次孩子考试失利,他没有难过,反而说:“虽然这次没考好,但我解决问题的题目没再出错,下次努力就能进步~”

这份乐观,让他面对挫折时总能保持从容。



跟孩子讨论情绪

孩子也会有负面情绪,哭闹、生气、失落都是正常的。

关键不是 “阻止孩子有情绪”,而是教会孩子 “如何处理情绪”—— 这份情绪调节能力,是孩子面对压力时的“定心丸”。

孩子曾经遇到一点小事就会不开心,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好。

这几年,每次他情绪波动,我都会先让他痛快地发泄,然后告诉他:“有情绪很正常,但你要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

我教他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深呼吸、捏压力球、到外面散步、把心里的不痛快说出来......

慢慢地,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不再动不动哭闹无助。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经常与孩子讨论情绪的家庭,孩子的情商和抗压能力明显更高

这是因为孩子学会了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遇到挫折也能冷静分析,而不是一味难过。



不给孩子制造紧张感

孩子的紧张感往往源于成人的反应。

我们冷静,孩子就会冷静;我们慌乱,孩子就会慌乱。

父母的样子,往往就是孩子的样子。

一个朋友分享过她女儿的成长经历:孩子两岁多时,曾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朋友保持冷静,在门外温柔地指导她开锁,孩子很快就自己打开了门。

孩子4岁多时,在培训机构又把自己锁在游乐室。朋友同样冷静地指导,孩子已经开始尝试开锁。不料机构老师过来咋咋呼呼地喊叫,孩子立刻慌了,嚎啕大哭起来。

5岁多,在亲戚家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原本会开锁的孩子因为外公外婆在门外的惊慌表现,又一次崩溃大哭。

如今孩子12岁了,朋友发现:只要周围人保持冷静,孩子就能应对自如;一旦有人咋呼,她立刻“智商下线”。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孩子的冷静与恐慌,往往是我们成人反应的镜像。



其实,孩子的 “扛事能力”,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是犯错时的包容,是遇到问题时的鼓励,是记录美好的用心,是调节情绪的耐心,更是父母从容的榜样。

我们养育孩子,不是希望他永远不遇到挫折,而是希望他遇到挫折时,能有 “不慌不忙解决问题” 的勇气和能力;不是希望他永远快乐,而是希望他难过时,能有 “接住自己情绪” 的底气。

这 5 条 “隐形家规”,看似简单,却藏着最深刻的育儿智慧:用包容代替指责,用鼓励代替焦虑,用积极代替负面,用引导代替忽视,用从容代替慌张。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拥有 “遇事不慌、扛事能行” 的力量,从容面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大转变!特朗普:美国将批准

重大转变!特朗普:美国将批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8 21:09:43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岛内讨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国台办回应

岛内讨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国台办回应

参考消息
2025-11-19 12:56:05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李子木说
2025-10-29 17:39:15
不好,开始还钱了!!

不好,开始还钱了!!

TopView
2025-11-18 11:32:38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9 10:45:20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盘点10位蚊香社全员参加感谢祭,阵容豪华,星光璀璨!

盘点10位蚊香社全员参加感谢祭,阵容豪华,星光璀璨!

素然追光
2025-11-19 02:50:03
汪峰和女儿到菜地干农活,醒醒戴三道杠袖章,读公立学校是个学霸

汪峰和女儿到菜地干农活,醒醒戴三道杠袖章,读公立学校是个学霸

八怪娱
2025-11-18 20:26:30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罗点点逝世

罗点点逝世

澎湃新闻
2025-11-19 13:14:03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霍启山娜然恋爱风波升级,知情人曝两人相恋多年,疑获霍震霆认可

心静物娱
2025-11-19 11:18:18
左宗棠60岁抬棺西征,见孩童在井边玩泥巴,他下令:把这口井填了

左宗棠60岁抬棺西征,见孩童在井边玩泥巴,他下令:把这口井填了

不易一字
2025-11-18 14:27:05
突发特讯!日本通告全球:中方会谈期间罕见举动,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释放信号太强烈

突发特讯!日本通告全球:中方会谈期间罕见举动,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释放信号太强烈

青风点评
2025-11-19 11:29:07
年仅36岁,武汉辅警陈霖不幸去世!能用的器官全捐了

年仅36岁,武汉辅警陈霖不幸去世!能用的器官全捐了

极目新闻
2025-11-19 14:00:29
11场5球!巴西再出“现象级新星”,效率远超同期亚马尔维尼修斯

11场5球!巴西再出“现象级新星”,效率远超同期亚马尔维尼修斯

夜白侃球
2025-11-19 11:06:57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阿里开始严查午休

蚂蚁大喇叭
2025-11-17 09:56:58
意大利哭晕 世界杯附加赛死亡签表浮现 首轮或遇2苦主+决赛碰波兰

意大利哭晕 世界杯附加赛死亡签表浮现 首轮或遇2苦主+决赛碰波兰

我爱英超
2025-11-19 07:14:36
2025-11-19 14:27:00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凝妈悟语柠橙妈妈
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
1892文章数 86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小升初的几何题,看似简单,却难倒了很多孩子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头条要闻

小伙花20万娶到"下嫁"新娘 发现"厅官"岳父是短剧演员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抓住秋天的尾巴!郑州秋日美景观赏地推荐!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亲子要闻

太可爱啦,萌娃完美演绎又困又饿……娃:刚才我好像梦见嗦粉了

竞技场模式大改!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发布重大更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