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条 聊热点#
众所周知,病理诊断是肺癌确诊为恶性肿瘤的金标准,也是肺癌实施后续治疗的主要依据。明确肺癌的病理组织学资料,是肺癌诊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依据。手术治疗后的病理报告,可以说是肺癌疾病诊疗的灵魂,手术后病理报告决定了病人后续诊疗的全过程。肿瘤疾病的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分度,后续治疗的措施,预后判断,所有的这些信息都来源于术后病理的证据。对于肺癌术后的病理报告,你必须要看懂哪些内容。
肺癌的病理类型
同样都是肺癌,你会觉得所有的肺癌都是一样的吗,回答是肯定的,显然不是。对于肺癌来说,他们也会具有着不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这样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分类就是将相对一样的组织类型再分成不同的分类,分类越精细,这种不同类型的肺癌就具有更加精细的组织类型特点,从而也为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常见的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型主要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两大类。对于NSCLC来说,是肺癌中分类最大的一种,包括许多不同种类,常见的有腺癌、鳞癌、腺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癌和NSCLC-NOS等。
肺腺癌的病理分类标准
明确了肺腺癌以后,接下来的分类主要则是根据肿瘤组织的浸润程度进行分类,简单点说,就是要看腺癌肿瘤组织的生长、浸润和侵袭的范围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和范围。目前的病理学分类包括: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三种。对于微浸润性腺癌来说,是肿瘤浸润程度最轻的一种,一般来说指的是肿瘤的大小小于3cm,浸润性灶的范围小于0.5cm,而且没有脉管的侵犯,也无淋巴结转移发生等一系列的浸润性肿瘤生长的表现,这也被称为是肺腺癌中的早早期,对于这样的肿瘤来说,实施完整的肿瘤手术切除以后,可以获得完全治愈的效果,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可以达到100%。
胸膜侵犯
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会向其周围发生浸润和转移,其中胸膜就是重要的转移方向,对于胸膜来说,主要包括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如果病理报告中已经提及有侵及胸膜,那么就代表肺癌已经不是在原始的部位,而已经开始转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