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体系的版图中,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并非彼此割裂的板块,而是相互滋养、协同生长的有机生态。坐落于胶东半岛的烟台黄金职业学院,立足“中国金都”的产业优势,以深耕黄金行业的精准定位为犁,以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为肥,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悉心播撒“金种子”,如今已培育出累累“金豆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而鲜活的注脚。
选准“金种子”:锚定行业需求,夯实育人根基
“种好一粒籽,方能丰收满仓粮”,职业教育的“金种子”能否生根发芽,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向是否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以黄金产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烟台黄金职业学院自创办之日起,便跳出“大水漫灌”的办学误区,将专业设置与黄金全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深度绑定,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发展之路。
针对当前黄金行业从传统开采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趋势,学校精准布局专业矩阵:在上游开采领域,开设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聚焦智能采矿设备操作与维护、矿山数字化管理等核心能力培养;在中游加工环节,设置矿物加工技术(黄金冶炼方向)专业,紧扣绿色冶炼工艺升级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在下游消费与服务端,打造宝玉石鉴定与加工、首饰设计与工艺等特色专业,对接珠宝首饰行业的人才缺口。每一个专业都对应黄金产业的关键岗位,从源头上避免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教育痛点,让每一颗“金种子”都能找到适配的生长土壤。
要让“金种子”深扎根,坚实的实践平台是不可或缺的“养分”。为了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触摸到行业的真实脉搏,学校累计投入数亿元,建成140余个高标准专业实验实训室。在矿山智能实训中心,学生可以操作与山东招金集团、山东黄金等知名企业同步的智能化采矿模拟系统,体验从地质勘探到矿石开采的全流程;在黄金冶炼实训车间,配备了小型冶炼炉、贵金属检测仪器等专业设备,能完整还原黄金提纯的核心工艺;宝玉石鉴定实训室则收藏了上千件各类宝玉石标本,为学生提供从肉眼鉴定到仪器分析的全方位训练。这些实训平台如同一个个“实践课堂”,让抽象的理论知识长出“实践根须”,为“金种子”的生长积蓄充足力量。
精耕“责任田”:深化产教融合,激活生长动能
播下优质的“金种子”,更需精心耕耘“责任田”。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产业的同频共振,烟台黄金职业学院深谙此道,将产教融合作为核心“耕作之道”,打破校园与企业的“围墙”,让教育教学与产业实践无缝衔接。
学校联合200多家黄金及相关行业企业构建育人共同体,不仅在企业内建成了8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更创新性地将企业车间“搬”进课堂。针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与山东招金集团、梦金园珠宝等企业合作开设了50个“订单班”,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将岗位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把生产任务转化为实训项目;学生在校园学习理论知识和在企业参与实际生产交叉进行,在“边学边做、学做一体”中练就过硬技能。
“双师型”教师队伍则是培育“金种子”的“最佳农夫”。学校构建了“校内骨干+企业能手”的师资团队,一方面鼓励校内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有1个月在企业一线锻炼,将行业最新技术带回课堂;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业引进技术骨干,聘请黄金矿山的资深工程师、珠宝设计大师等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双师型”教师既懂理论教学,又通实践操作,他们把矿山实战中遇到的复杂地质问题、车间里优化的冶炼工艺技巧,都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让“金种子”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汲取丰富养分。
收获“金豆子”:育高素质人才,反哺行业发展
辛勤耕耘终有回报,如今烟台黄金职业学院培育的“金种子”已纷纷结出饱满的“金豆子”,在技能赛场和产业一线绽放光彩。在2025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学子凭借扎实的技能功底斩获45项奖项,其中矿山测量、宝玉石鉴定等赛项的成绩始终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靠就业市场来检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同类院校前列,众多毕业生入职招金集团、梦金园等行业知名企业,不少毕业生入职3-5年便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才。2022届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温连杰在江铜国兴优化浮选流程,使金回收率提升3.2个百分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价值。
这些“金豆子”不仅实现了个人成长,更以专业能力反哺行业升级。学校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了20余项横向课题研究,其中“低品位金矿石高效回收工艺研究”等项目成功破解了企业的生产难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作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的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持续为行业输送智能化开采、绿色冶炼、贵金属检测等急需人才,仅2025年就为黄金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000余人,让职业教育的成果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血脉。
从精心筛选“金种子”,到深耕产教融合“责任田”,再到收获赋能产业的“金豆子”,烟台黄金职业学院的办学实践生动印证:职业教育只要找准产业定位、深化产教融合、聚焦技能培养,就能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独特位置,实现自身价值与产业发展的双赢。这颗在胶东沃土上生根发芽的“金种子”,种下去的是技能立身的底气,结出的是产业振兴的希望,更生长着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李铭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