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基(公元?年—1642年),云南太和(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人。明崇祯初,以乡举授官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通判。农民起义军贺一龙[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别号“革里眼”。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人,荥阳大会时,名列十三家农民起义军之一。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处于低潮,贺一龙与贺锦(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革左五营”主帅之一,今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人)等流窜进入鄂(湖北简称)、皖(安徽简称)边境英山(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地区,形成“革左五营”。李自成(今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人)席卷河南时,又与贺锦等同归李自成。明崇祯十六年(1463年),李自成为了统一领导权,杀罗汝才和贺一龙]、左金王(即贺锦)等五部占据英山、霍山地区,夏入秋出。督师辅臣杨嗣昌(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人)派监军佥事杨卓然(籍贯不详)招安,受辱返回。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农民起义军攻陷英山县城,杀知县高在岑(籍贯不详)。同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攻陷潜山(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县。知县李胤嘉、典史沈所安(籍贯不详)素来对百姓苛刻,两人均被农民起义军处死。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人)为左良玉(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人,明末名将,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宁南侯)所败,与其他义军汇合,于同年三月攻舒城(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经一个月的围攻,终破其城,将舒城改名为得胜州,作为农民起义军根据地。然后分头进攻附近各县,直抵庐州城下。赵兴基与知府郑履祥(籍贯不详)、经历郑元绶(籍贯不详)、合肥县(安徽古县名,历史上的合肥县包括今天的合肥市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知县潘登贵(籍贯不详)、指挥同知赵之璞(籍贯不详)、居乡参政程楷(籍贯不详)分门防守。监司蔡如蘅(籍贯不详)贪婪暴戾,百姓怨恨,故为农民起义军传送消息。提学御史徐之垣(籍贯不详)来庐州主持对生员的考试,张献忠遣其部属穿着儒服,打扮成生员混入庐州城城中,夜半发炮,城中大惊。徐之垣、蔡如蘅及郑履祥、潘登贵等用长绳从城上缒下逃走。郑元绶、程楷守南熏门、赵之璞守东门,均被农民起义军攻陷杀死。赵兴基守水西门,闻知形势变化,持刀下城楼与农民起义战斗,斩数人,终被农民起义军杀死。后被明崇祯皇帝追赠为河南佥事。
![]()
安徽合肥水西门(小西门)旧影与画图,[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赵兴基守此水西门]
![]()
安徽合肥水西门(小西门)和碑亭旧影
![]()
安徽合肥水西门(小西门)桥旧影(1954年)
![]()
安徽合肥西平门(大西门)旧影
![]()
解放初期的西平门(大西门)绘图
![]()
安徽合肥南薰门(大南门)旧影
![]()
解放初期的南薰门(大南门)绘图
![]()
安徽合肥南薰门(大南门)旧影[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
安徽合肥德胜门(小南门)旧影
![]()
解放初期的德胜门(小南门)绘图
![]()
安徽合肥威武门(大东门)旧影[民国十九年(1930年)]
![]()
安徽合肥威武门(大东门)旧影
![]()
安徽合肥时雍门(小东门)旧影
![]()
解放初期的时雍门(小东门)绘图
![]()
安徽合肥拱辰门(北门)旧影
![]()
解放初期的拱辰门(北门)绘图
![]()
清嘉庆八年(1803年)合肥七门(原有八门,还有一座“金斗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自此只剩下七门)
![]()
南薰门、得胜门——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