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出海观察员无忧。
最不愿意看到中日关系恶化的人,应该就是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侨民了。
两国一衣带水,交往频繁。长期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接近百万,而在中国生活的日本侨民也有近十万人。
中日往来,已经关系到“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1、演了25年的“鬼子”,东京梦的失败者
矢野浩二,就是十万日本侨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风波之际,他在微博发了一个视频,用流利的中文表达了立场和态度,言辞恳切,令人感动:“二十五年前,我一个人来到中国。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温暖,是这片土地给了我事业、友情、人生的意义。中国,不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让我重新认识“家”的地方。在这里,我有兄弟,有家人,有浩家人的爱和陪伴与支持,我永远珍惜这一切,也永远支持一个中国,我永远爱你们。”
![]()
这些话,并不只是急着表态。如果你了解矢野浩二这25年来的中国经历,那你也会为这位数十年来致力于充当“中日友好桥梁”的朋友,感到动容。
矢野浩二最大的标签,就是“鬼子专业户”。在中国演了25年的“鬼子”,从日本明治天皇到普通日本军官,没有他驾驭不了的“鬼子”角色。
可以说,如果没有矢野浩二参演的抗日神剧,都是不完美的。
而如果没有这些抗日神剧,矢野浩二现在可能只是一个逐梦失败的乡下小子,在东京住着出租屋,接一些没有台词的龙套角色,落魄潦倒。
矢野浩二1970年出生于大阪的乡下,家中还有三个姐姐,一家六口生活在十几平米的简陋房中。
因为家境贫寒,矢野浩二没读什么书,做过邮递员、送奶工。20岁的时候,他在大阪一家小酒馆做酒保,只因常来的客人随口夸他长得帅,适合做演员,点燃了他的梦想,只身闯荡东京。
90年代的东京,繁华粉饰,泡沫破灭的前夜。成千上万的日本年轻人来到这里追逐梦想,用青春做门票,才华当耗材,投入到这个当时亚洲最繁华的都市。
失败者,是最常见的了。
矢野浩二的东京梦就失败了。混迹了将近十年,他都还没有接到过一个有台词的角色,只能给日本著名演员森田健作当拎包助理,这还是他用下跪换来的机会。
2000年,一部中日合拍的电视剧《永恒恋人》要找一个日本留学生角色,或许是知名的日本演员片酬太高,当时的中国剧组给不起。经人介绍,就找到了长相帅气,片酬又低的矢野浩二。
一听到让他演男主角,矢野浩二心里乐开了花,就是不给钱他也干啊。那年4月,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经过了三个月的拍摄,让他做出了来华发展的决定,矢野浩二称其为“悬崖边的再起计划。”
2、一夜成名,“看到日本军服就想吐”
30岁的他放弃了东京梦,做起了“北漂”。
第二部戏,就是大名鼎鼎的《走向共和》。导演张黎看到他的第一眼,就决定让他出演明治天皇。
不过《走向共和》叫好不叫座,明治天皇这个角色的戏份也并不多,真正让他事业起飞的,是杨阳导演的《记忆的证明》。该剧讲述了在二战末期,一批被抓往日本仓津岛的中国战俘和劳工不堪屈辱,奋起反抗的真实故事。矢野浩二在其中饰演劳工营总监冈田。
随着《记忆的证明》获得飞天奖,以及杨阳导演的大力推介,圈内开始知道了有一位在中国打拼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找他拍戏的剧组也越来越多。2005年夏天,他发现晚间黄金时间居然播放了17部他参演的电视剧,“仿佛一夜之间,曾找不到工作,只能闲在家里的生活突然离我远去了,演出工作目不暇接地向我涌来。”
这种苦熬了多年终于一夜成名的经历,让矢野浩二更坚定了来中国发展的决定是正确的,并且找到了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
期间的波折和烦恼也是有的,比如他曾经连续好几年都只能接到“鬼子”角色,而这些角色都是脸谱化的反派,每剧必死。反正他在横店也不知道“死”了多少回的,有被枪打死的,有炸死的,有被刀劈死的,有切腹自裁的,有被手撕的……演到最后看到日本军服就想吐了。
这些角色都没有啥发挥空间,有时候导演的指令也令他十分不解。
比如有一次导演要求他在雪地里强暴一名中国妇女,矢野浩二跟导演说,日本军人是很坏,但这么大冷的天脱掉裤子在雪地里强暴妇女,没有人这么做的吧?
但这种职业倦怠并不是他这25年来遭遇的真正麻烦。每当中日关系变化的时候,才是他最难熬的时候。
这25年来,他熬过了好几场“紧张时刻”。
2001年,适逢小泉纯一郎出任日本首相,因为他擅自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国内的反日情绪高涨。中国朋友们都劝他尽量不要与外人说自己是日本人,“开始租小区,不敢说自己是日本人。公寓里知道我是日本人的,只有负责管理的大叔。”那时在外面,他尽量不开口,总努力低头向下看快步走,尽量避免跟其他人接触。
2011年,钓鱼岛事件。他长时间一个人躲在酒店,假装与世隔绝,不敢接电话,“那时在北京,新闻中是反对日本、抵制日货的宣传,而在东京,新闻都是攻击中国的节目,就像自己的生母和养母在打架,孩子永远都没有合适的立场去帮任何一方。”
日本的右翼也开始攻击他,说他是“卖国贼”,天天在中国荧幕上抹黑日本人的形象。
突然之间,他成为了在两方都不讨好的人,一边骂他是“鬼子”、“间谍”,一遍骂他是“日奸”。
好在,民众的情绪也都是一时的。等到两国的政治风波平息之后,老百姓该干嘛还是干嘛,生活还是继续,抗日神剧还在轮播。
3、此生唯愿 中日友好
多年来,矢野浩二除了演“鬼子”,还研究了二战历史,越发觉得中日和平的重要与可贵。致力于充当“中日友好交流”的桥梁,积极用自己的影响力促进两国民间理解。
2012年,他获得日本内阁府国家战略担当大臣颁发的“传播日本,活跃于世界的日本人”感谢状。
2015年8月,因促进日中相互理解,他获得日本外务大臣表彰。
他还在中国成家,娶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妻子,婚后育有一女。在选择女儿的国籍问题上,他坚持让女儿加入中国国籍。
很多人不理解这种做法,他解释说,“日本因为经济发展的缘故,社会福利和教育情况更好,女儿入籍日本,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教育,但不能因为这些,就觉得中国籍比日本籍低级。为了将来的孩子们,一定要建造一个美好的中日关系,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美好。”
这也是数百万中日侨民们的共同心声。
老百姓只想把日子过好,把家人照顾好,不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日本右翼政客们的错误言论,伤害的是两国人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