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AI泡沫论”影响,港股科技板块表现震荡,但资金借道ETF进行布局的步伐并未放缓。作为布局港股科技板块ETF中的人气品种,恒生科技ETF(513130)本周以来累计获11.62亿元资金加仓,昨日(25/11/18)净流入更是高达7.93亿元,刷新近九个交易日(25/11/6-25/11/18)以来新高,是同期A股市场上所有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ETF中仅有的区间累计“吸金”超7.5亿元的产品;成交活跃度也同步提升,昨日成交额达56.44亿元,相较上一交易日环比上涨19%,显示出较高的市场关注度。(数据来源:Wind,截至25/11/18)
在资金持续流入的推动下,恒生科技ETF(513130)的基金份额已连续七个交易日(25/11/10-25/11/18)实现正增长,昨日(25/11/18)更是斩获10.55亿份净申购份额,推动基金份额增长至当前的568.41亿份,再度创成立以来新高,规模优势持续巩固。(数据来源:Wind、交易所,恒生科技ETF成立于21/5/24)
尽管此前部分机构减持英伟达引发市场关注,但软银方面回应称此举属于“资产变现战略”,旨在为更大规模的AI投资筹集资金,属于资产轮换行为。该公司计划以65亿美元收购安培计算机,并以45亿美元收购ABB集团机器人部门,仍反映出国际资本对AI赛道前景的认可。与此同时,“AI泡沫论”之下市场观点亦出现分化。传奇投资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于2025年11月15日披露的三季度持仓显示,公司已重仓买入英伟达,这一动向或为近期承压的科技板块情绪带来积极信号。(信息来源:25/11/17-证券时报《深夜大涨!巴菲特,罕见买入!》)
在国内,AI领域近期也迎来多项实质性进展。一家科技公司昨日宣布,将于2025年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2025 AI容器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届时将正式发布并开源创新AI容器技术Flex:ai,以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11月17日,另一互联网龙头企业正式发布大模型“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有望进一步增强国产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海外方面,当地时间11月18日,谷歌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人工智能(AI)模型Gemini 3,其推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对人工智能行业“技术路线、竞争格局、应用边界”具有全方位的影响。
此外,截至2025年11月18日,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中已有15家公司披露本年度三季报,其中14家公司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1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整体表现亮眼,业绩有望逐步兑现市场对Al发展的预期。(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Wind、上市公司公告)
据悉,恒生科技ETF(513130)紧密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是港股科技板块的代表性指数之一,囊括了30只港股市场中研发实力强劲的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业科技企业,涉及互联网、软件、汽车、半导体、通信等多个泛科技板块,全面性和代表性特性较为突出。同时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当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逐步来到具备一定吸引力的位置。Wind数据显示,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为21.84倍,处于近5年23.47%的分位数水平,相较于纳斯达克指数40.37倍、科创50指数152.52倍的市盈率,低估值属性仍然较为突出,配置价值或值得关注。(数据来源:Wind、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5/11/18)
伴随着外围扰动因素的逐步缓解以及2025年三季报业绩的披露,港股科技板块未来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得到明晰,其当前估值位置或仍具有配置吸引力。其中恒生科技ETF(513130)是市场上较受投资者认可的港股科技板块配置工具之一,根据最新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其持有人户数超22万户。另外恒生科技ETF(513130)还具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优、支持场内T+0等多重优势,有望成为助力投资者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重要工具。场外投资者可关注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场内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
注: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25/11/18,恒生科技ETF(513130)规模为423.64亿元。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