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功夫鱼
前 言
一则突发法律新闻最近炸了锅,听着让人咋舌,但细琢磨又觉得在情理之中,特朗普早就在公开场合放话,要把一票政治对手送上法庭,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就是他重点“关照”的对象。
![]()
就在今天清晨,一名联邦法官直接给特朗普政府来了记“当头棒喝”,痛批他们办案过程中存在严重不当行为,这些操作不光把案子搅得一团糟,更可能让整个起诉直接被驳回,这波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演绎得明明白白。
![]()
“搞掉”科米
无能、把司法当政治工具、说话没个准头,特朗普手下的司法部早就把大家的认知下限刷了一遍又一遍,这样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连审理案件的联邦法官都忍不住皱紧了眉头,有报道标题说得一针见血:“法官在严厉裁决中称,特朗普政府的不当行为可能已玷污詹姆斯·科米案”。
![]()
往深了挖就会发现,弗吉尼亚州东区代理联邦检察官林赛·哈勒根的一连串迷之操作,直接把科米案推到了悬崖边上,法官实在看不下去,祭出了罕见手段,下令检察官必须把大陪审团的全部程序记录,都交给科米的律师过目。
作出这个决定的联邦治安法官威廉·菲茨帕特里克说得很直接:“政府的不当行为可能已玷污针对前FBI局长詹姆斯·科米的刑事案,这一系列明显失误全是首席检察官林赛·哈勒根造成的。”
![]()
菲茨帕特里克周一就下了死命令,让检察官赶紧把秘密大陪审团的程序记录交给辩护律师,目前科米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市联邦法院背着两项罪名,虚假陈述和妨碍国会,辩护方正忙着申请把这些指控全给驳回。
菲茨帕特里克在长达24页的意见书中写得清清楚楚:“法院承认这是一项特殊的补救措施,但考虑到辩护方就政府行为提出的质疑都有事实依据,再加上政府不当行为可能已经污染了大陪审团程序,这种特殊情况下,公开大陪审团材料是必须的。”
![]()
这个决定可不是拍脑袋来的,菲茨帕特里克亲自审阅了大陪审团的程序记录,正是这份记录,直接导致科米在9月25日被起诉,罪名是2020年向国会撒谎。
这份起诉书是哈勒根签的字,她可是特朗普亲自挑的“自己人”,由司法部长帕姆·邦迪直接任命,有意思的是当时其他检察官都一口回绝了这个案子,说根本没足够证据支撑,只有哈勒根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
特朗普想“办”科米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管是在第一任期,还是2024年竞选期间,他总把这事儿挂在嘴边,如今总算“得偿所愿”,赶在诉讼时效到期前把案子立了,为了这事他连自己提名的联邦检察官候选人埃里克·西伯特都给开了。
西伯特当时说得实在:“这里没有足够的证据立案,这官司我赢不了,根本没合适的理由起诉。”可特朗普不管这些,觉得西伯特“不够支持‘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理念”,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转头就把自己的私人律师、以前干保险的林赛·哈勒根推了上去,让她接手这个烂摊子。
![]()
之后哈勒根还真“办成了”,说动大陪审团起诉了科米,后面的事儿大家就都知道了,这哪是正常起诉啊,分明是最高级别的政治打压,以前从没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的操作,除此之外特朗普对纽约州总检察长莱蒂西亚·詹姆斯、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等人,也都是这副强硬打压的架势。
![]()
漏洞百出的操作
现在有了治安法官的这份评估,科米案在开庭前被驳回的概率又大了不少,除了菲茨帕特里克指出的程序漏洞,哈勒根这个检察官的任命本身就有问题,能不能继续办这个案子都悬。
![]()
菲茨帕特里克特别质疑两点,一是司法部给的大陪审团程序描述是不是真的,二是他们到底有没有把哈勒根和大陪审员的所有互动记录都交出来。他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关键破绽。
哈勒根声称自己在陪审员审议当天下午4点28分,和大陪审团做了最后一次接触,但实际上大陪审团一开始就驳回了对科米的一项指控,检察官没办法,只能重新起草起诉书,最后还是哈勒根签的字。
![]()
可蹊跷的是所有记录里压根没提大陪审团当初驳回指控的决定,也没说审议第二份起诉书的过程,这不是明摆着藏着掖着吗。
菲茨帕特里克在文书里直接戳破:“检察官从得知大陪审团驳回一项指控,到出庭提交第二份起诉书,中间的时间短得离谱,根本不够完成起草、签字、提交给大陪审团、做法律指导,再让陪审员充分审议并作出决定的全套流程。”
![]()
更离谱的是哈勒根以前压根没办过任何诉讼案子,这次却敢接手这么大的事,还在大陪审团面前犯了两个“致命错误”,说白了就是做了两项“根本性的法律误述”,直接让起诉书的有效性打了大大的问号。
面对大陪审员的尖锐提问,哈勒根居然暗示科米得自己在庭审上作证,证明自己没罪,这简直是法盲行为,本来就该是政府拿出“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证明科米有罪,哪有让被告自证清白的道理。
![]()
她还干了件更荒唐的事,暗示大陪审员可以默认政府手里还有更多不利于科米的证据,只是没拿出来而已,要知道检察官起诉别人,就得把所有证据摆上台面,说清楚起诉理由、证据细节和具体罪名。
结果哈勒根倒好,相当于跟大陪审员说“要是觉得现有证据不够,就当我们还有底牌”,这操作真是开了眼。
![]()
菲茨帕特里克在意见书中怒批:“记录显示出一种令人不安的模式,全是严重的调查失误,这些失误导致一名FBI特工和一名检察官可能彻底破坏了大陪审团程序的公正性。”
负责审理科米案的联邦地区法官迈克尔·克诺夫是拜登政府任命的,他上个月让菲茨帕特里克处理一个棘手问题:案件可能违反了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
本月早些时候的听证会上,菲茨帕特里克已经下令让检察官把所有大陪审团记录交给辩方,结果检察官一抗议,克诺夫又让他重新考虑。
![]()
现在检察官还可能就最新决定向克诺夫上诉,而哈勒根和司法部面对这些质疑,全都选择了沉默不语。
菲茨帕特里克还发现一个关键漏洞,哈勒根的所有指控,全靠一名FBI特工的证词撑着,可这位特工居然可能看过受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保护的材料,这些是科米和长期助手丹尼尔·里士满的私密沟通内容。
![]()
里士满是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还当过FBI局长的官方顾问,这些材料的保密性可想而知,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位特工自己都知道可能不当审阅了这些材料,却还是大摇大摆地去大陪审团作证,力挺这份待决的起诉书。菲茨帕特里克在文书里直接点名批评:“政府允许接触过保密材料的特工在大陪审团前作证,这极不寻常,和司法部以往的惯例完全背道而驰。”
除此之外,这位特工还可能看过超出政府授权范围的材料,菲茨帕特里克毫不客气地写道:“政府似乎夸大了保护保密信息的义务,在本案里顶多算敷衍了事,反而把只扣押法院授权材料的职责抛到了脑后。”他直接批评政府对这件事“漫不经心”,根本没当回事。
![]()
按规矩检察官在新调查里用旧证据得申请搜查令,可本案里他们压根没走这个流程,法官说这事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也猜透了他们的心思,就是想赶在诉讼时效到期前起诉科米,而这个时效上个月已经到期了。
说白了当时办案团队就是慌慌张张赶进度,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抓住科米,要是时效过了,就再也没机会了。”为了赶紧给特朗普的政治对手扣帽子,连最基本的程序都省了,最后搞出这么多纰漏,也是意料之中。
![]()
检察官现在还嘴硬,说要是起诉书被驳回,有联邦法律能让诉讼时效延长6个月,等裁决或上诉结束了再算,可科米的律师直接反驳,说这种情况根本不适用于那个延期规定,这波各说各的,热闹得很。
案子一出,各方反应都很激烈,有评论直接点出关键:“FBI特工看了科米的保密材料,居然还能去作证”,这事儿想想都离谱,菲茨帕特里克指出哈勒根做了两项法律误述,更是在法律圈掀起轩然大波。
![]()
律师罗恩·菲利普斯基看得透彻:“法院今天的裁决够严厉,直指针对科米的起诉有大问题。菲茨帕特里克明确说了,哈勒根回应大陪审员提问时做了两项法律虚假陈述。”他还预言哈勒根的律师执照可能保不住了,“搞不好要加入特朗普旗下那些被吊销执照、受处分的律师队伍”。
“一系列令人不安的严重调查失误”,这话已经把案子的问题说透了,能不能继续下去都是未知数,有网友说得犀利:“联邦法官查出特朗普政府一堆不当行为,逼着司法部交材料。这些人不光违反规则,还把规则手册烧了扔沟里,反过来教训我们要守规矩,这根本不是司法系统,是犯罪现场。”
![]()
治安法官也明说了,大陪审团程序里的这些违规操作,可能让起诉科米的两项罪名至少一项被驳回,裁决结论写得清楚:“法院承认,辩方要的这种救济很少批准,但记录里全是严重失误,这些失误让FBI特工和检察官可能毁了大陪审团程序的公正。
所以本案很罕见,被告能拿出具体证据证明程序违规,这些违规可能导致起诉书部分甚至全部被驳回。”
![]()
有人忍不住质疑:“司法部长邦迪当初没批准这事儿吗?出了这么大问题,他不用负责?”也有网友吐槽:“陪审团制度本是制衡权力的好东西,结果被他们折腾成这样。任何律师看到这裁决都得震惊,要是法官说你误导法庭、有不当行为,职业生涯基本就完了。”
法律专业人士艾伦·帕纳斯点出关键:“大家可能没意识到这事多严重,正常情况下,被告想拿到大陪审团的证词,难如登天。”就连福克斯新闻的律师安德鲁·麦卡锡都坦言,虽然没料到会闹这么大,但他早觉得这案子可能开不了庭就被驳回。
![]()
结语
现在看来特朗普政府的无能、不诚实和腐败,把这事儿彻底搞砸了,案子被驳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