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定边县150万亩玉米喜迎丰收

0
分享至

金秋时节,定边县150余万亩玉米迎来集中收获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得益于科技赋能全程,玉米生产实现提质增效,亩产成功突破1.3吨,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在盐场堡镇种植大户王增强的玉米地里,玉米收割机与运输车开足马力,往来穿梭。一排排玉米植株被卷入机身,摘棒、剥壳、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玉米棒源源不断装入车厢。王增强表示,今年种植的1000多亩玉米,亩产达到2300斤左右,使用两台收割机,预计五六天即可完成收割。收割后的玉米一边收一边卖,直接发往宁夏等地,产销衔接顺畅。


喜人的丰收图景,离不开科技赋能的坚实支撑。定边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耐密抗旱优良品种,配套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与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同时,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一对一”指导,推动玉米种植从“看天吃饭”转向“靠技增收”。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姬祥介绍,今年重点打造粮油作物“三主融合”高产示范田,玉米单产水平明显提升。北部滩区平均亩产1.1吨以上,部分田块亩产突破1.3吨,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颗粒归仓是起点,产销畅通是关键。在白泥井镇衣食梁村玉米烘干厂,大型烘干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刚收割的湿玉米被源源不断送入烘干塔,经过精准控温烘干、筛选除杂后,直接转入仓储库,全程闭环高效。


烘干厂负责人王亚表示,今年提前加固改造了5000平方米的玉米储存库,对储存库做了排风和顶板隔热改造,以防止玉米回潮,实现更长久储存。烘干塔一天的烘干量达300吨至400吨,烘干的玉米销往当地养殖场和饲料厂,以及宁夏、西安、四川等地,产销对接畅通无阻。

今年,定边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50余万亩,预计总产量突破80万吨。为破解“卖粮难”“价不优”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搭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销对接平台,整合散户玉米资源,形成规模化供应,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流通壁垒,实现了“种得好、收得快、卖得俏、收益高”的良性循环。

姬祥表示,下一步,定边县将继续聚焦粮油单产提升行动,持续优化品种布局和技术推广体系,推动粮油综合产能不断提升。同时,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企业,完善产销对接机制,让农民不仅能稳收“丰产粮”,更能多赚“增值钱”,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定边融媒”微信公众号

编辑 拓智慧 校对 强小强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榆林传媒中心 incentive-icons
榆林传媒中心
榆林传媒中心
14034文章数 40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