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秋,柬埔寨央行的一则决定惊动全球:将分散在瑞士、英国、美国金库的 54 吨黄金(占其外汇储备 25%),分批转移至中国深圳前海保税区金库。作为东南亚首个公开将核心黄金储备迁出欧美的国家,这一举动立刻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 伦敦黄金交易所当日交易量骤降 8%,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咨询量暴涨 3 倍,全球金融版图迎来标志性一幕。
![]()
一、弃西向东:柬埔寨押注中国的3 个硬核理由
1. 西方金库的 “安全感危机”
柬埔寨的选择绝非偶然。2023 年,因与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它被欧盟临时冻结 1.2 亿欧元外汇资产;2024 年用美元结算大米出口时,仅汇率波动就损失近 3000 万美元。而深圳前海金库采用 “三重生物识别 + 量子加密监控”,24 小时与香港金管局联网,黄金出入库需中柬双方共同核验,更关键的是中国从未有过 “冻结他国合法资产” 的记录,这份 “不看脸色” 的安全感,成了核心吸引力。
2. 贸易结算告别 “美元中间商”
2024 年中柬双边贸易额达 178.34 亿美元,90% 依赖美元结算 —— 不仅要付 1.5% 手续费,到账还得等 3-5 天。如今黄金存于深圳,柬埔寨出口商可直接用黄金质押换人民币,当天到账。2025 年初,“金边农业” 用这一模式完成首笔大米出口交易,成本直接降 20%,实打实的贸易红利让选择更坚定。
3. 小国的 “储备安全垫” 算盘
2024 年全球央行购金 1136 吨,东南亚国家增速领跑,但多数仍把黄金存于欧美。柬埔寨外储仅 210 亿美元,“黄金 + 人民币” 组合既能对冲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美元风险,还能低息融资 ——2025 年计划用黄金质押从中国贷 5 亿美元搞基建,利率比国际银行低 1.2 个百分点,完美破解小国储备难题。
![]()
二、黄金东迁不只是 “搬家”!3 层影响改写金融规则
1. 中柬关系从 “基建” 升级到 “金融绑定”
此前中柬合作多集中在公路、电厂等基建领域,此次黄金存储标志双方信任进入 “钻石级” 阶段。深圳金库为柬埔寨开辟独立存储区,开通中柬黄金清算专线,柬央行官员在金边就能实时查看黄金状态。更关键的是,2025 年二季度柬 3 家银行开通人民币存款业务,商场可直接用人民币购物,未来人民币使用率或从 5% 升至 15%,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通道。
2. 亚洲冲击欧美 “黄金定价权”
长期以来,伦敦、纽约主导全球黄金定价,但 2024 年 “上海金” 已有 23 家国际机构加入。柬埔寨将黄金存深圳,相当于为 “上海金” 投信任票,未来优先用其定价。这一示范效应已显现:菲律宾央行考察深圳金库,沙特洽谈黄金存储合作,“上海 - 香港 - 新加坡” 黄金交易三角雏形初现,或打破欧美垄断。
3. 给发展中国家的 “金融生存术”
柬埔寨没有孤注一掷,而是留 30% 黄金在瑞士,形成 “欧美 + 中国” 双存储格局,还通过协议明确 “可随时调回黄金”。这种 “灵活安全” 的模式,让老挝、缅甸纷纷上门取经,为外储有限的小国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
编后:
从 54 吨黄金的跨洋迁徙,到区域金融格局的悄然重塑,柬埔寨的选择不仅是小国的生存智慧,对中国而言,也不仅是金库托管业务的拓展,更是中国金融体系国际认可度提升的直接体现。未来,若更多国家加入 “黄金东移” 大潮,亚洲在全球金融舞台上的话语权,还将进一步增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