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数纷呈,但种种迹象显示,百年变局下,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持续提升,愈发强大。其心态由低调沉稳转为自信从容。西方主导的时代正悄然改变。
中国复兴势不可挡,全球影响力将不断增强,这对爱好和平的国家而言,无疑是值得欣喜的。
与此同时,中国再度收获了6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恰如其分地印证了“公道自在人心”这一至理名言。究竟是谁在肆意歪曲事实、蓄意煽风点火、不断挑起冲突,又是谁在以切实行动默默维护着世界的和平稳定,各国人民都看得清清楚楚,铭记于心。
![]()
第一件事,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作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正因其罔顾事实的涉台错误言论引发轩然大波。当下,她已成为日本舆论焦点,民众纷纷举行抗议游行,要求其下台并公开道歉,多名日本前首相也对其加以抨击。
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11月17日,央视记者徐德智就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向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提问。迪雅里克重申,联合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基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官方措辞未变,各会员国应支持并尊重《联合国宪章》。该决议明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联合国警告日本,台湾属中国是国际共识,绝不容忍高市早苗错误言论。若高市早苗不悔改、日本不反省且无实际行动,日本必将追悔。高市早苗应想清楚,是收回言论道歉,还是一错到底。
第二件事,普京:对中国公民免签,近期生效
据今日俄罗斯(RT)、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针对中国公民赴俄免签政策将于近期生效。
![]()
11月1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代表团团长。会谈中他指出,中国对俄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无疑将深化两国人民交流,俄方对此善意之举表示感谢,并将尽快对中国公民实施对等政策。他相信,此举将在经济和人文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两国关系将迎来积极且显著的增长。
此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就俄中关系、俄乌冲突等议题发表看法。谈及俄中关系,他强调两国合作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无主从之分,而是基于相互信任、支持及睦邻友好传统。拉夫罗夫重申不干涉内政原则,指出俄中技术合作带来切实利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与民众福祉提升。
上月受访时,拉夫罗夫曾明确回应,俄罗斯不会与任何国家结盟对抗中国。他强调,俄中已签署系列双边条约,旨在相互支持、增强实力、提升国际地位。
![]()
多年来,中俄在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俄有意修路过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输气管道,给中国送上“定心丸”与多份大礼。随着时间推移,中俄多领域合作将取得更多成就,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将为世界创造新机遇。
![]()
第三件事,沙利文吐槽:特朗普遇强则弱,中国拿下两大关键成果
近日,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VOX播客“中国学会如何玩转特朗普”中谈及中美关系。他指出,特朗普“遇强则弱”,易被中方精准把握。中美领导人会晤后,贸易冲突基本恢复至此前状态,而中国收获两大关键成果:一是摸清特朗普在强硬反制下会妥协的特质;二是芯片管制等美方视为国安问题的措施可纳入谈判。
会晤前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加征高额关税、出台出口管制,中国则强硬反制,实施报复性关税、收紧稀土供应。交锋后双方基本回到年初状态,美国大幅取消关税,中国暂停稀土管制。
主持人提及有观点认为双方无实质得失,沙利文认为,中国获得的两大成果未来会发挥作用,从美国竞争角度看,这令人担忧。
![]()
2021年至2025年初,沙利文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其对华态度主张竞争与风险管控并重,以“去风险”取代“脱钩”,强调通过高层沟通消弭误解、防止中美竞争升级为冲突。新政府换届后,沙利文多次公开谈及涉华议题,认为中国不会重蹈苏联覆辙,中美将长期共存于可控竞争状态,双方需规避冲突、寻求合作。
这些年风风雨雨,中国一路走来不容易,但每一步都踩得扎实。沙利文这句话说得在理:中方的成果,将来迟早会发挥大作用。日子还长,戏还得往下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沉着冷静,比什么都强。
![]()
第四件事,美国前高官坎贝尔警告美国千万不要自负并低估中国的实力!
“中国是一个硬核玩家(powerful player),而且在未来几十年都将如此,其拥有庞大的军事实力,在发明和机器人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在座的各位都清楚这些领域的发展情况,”坎贝尔当时说,“中国将是、并将继续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参与者。”
坎贝尔在拜登政府时期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及常务副国务卿,被视为美国“亚洲事务专家”。他常批评攻击中国,在台海、南海主权问题上兴风作浪,同时主张“竞争性共存”,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制定者之一。今年2月,卸任后的他回到自己联合创立的华盛顿战略咨询公司亚洲集团担任董事长。
坎贝尔指出,中国不仅具备雄厚的军事力量,而且在多个关键领域均处于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不应低估中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在此问题上显然存在对局势的误判。
![]()
当地时间11月16日,美国陆军部长丹·德里斯科尔登上CBS“面向全民”节目,与主持人谈及委内瑞拉、政府停摆等热点话题。他称乌克兰战场是“战争实验室”,美军采购机制落伍亟待改革。虽未承认美国无人机落后中国,但提及中国年产1200万到1400万架无人机,乌克兰年产400万架,还表示美采购改革后将快速赶上并超越中国。
![]()
中国无人机领域成就,是追赶甚至超越美国的缩影。有人戏称人工智能竞争是中国人与在美华人之争。“四川舰”下水、新式战机出现等新成就让世界喝彩,美国不安。如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成现实,且仍在努力。
![]()
第五件事,中国给欧洲上了一堂工业课,实力就摆在这里。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已连续四年衰退,其工业生产水平仍停留在2005年。核心原因是特朗普的关税战略重创了德企。同时,对华贸易中,德国无法再单方面输出优质商品,供应链和环保政策冲击加剧了欧洲产能焦虑。
2025年初,德国对华贸易出现2008年以来首个逆差,贸易关系逆转。英媒还指出,中国产品价格常比德国低30%,中小企业工作质量不输德国,且产品成型时间仅为德国公司一半,学习迭代速度也远超德国。
中国作为全球罕见的全产业链国家,其工业产品一旦实现本土化生产,价格往往能大幅降低,质量亦不逊于欧洲本土产品。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加速升级,在高新技术领域屡获突破,令欧洲在市场竞争中愈发吃力。这或许间接表明,欧洲如今已难以与中国展开正面竞争。
![]()
报道称,中国在工业领域给欧洲带来深刻影响。凭借安世半导体这一优势,中方在汽车领域博弈中游刃有余,甚至无需动用稀土精炼领域的主导地位。业内研究人士指出,中方在谈判中已构建起高效的出口管制体系,其在这场实力博弈中的优势已获证实。
第六件事,首次!福建舰航母编队海上实兵训练!
据央视及人民海军11月18日消息,近日,由海军福建舰、延安舰、通辽舰等舰艇组成的航母编队,在完成首次海上实兵训练任务后返回三亚某军港。任务期间,编队开展了编队航行、舰机联合搜救、舰载机起降等科目训练。
舰机联合搜救时,指挥所下达指令后,舰机海空联动,迅速完成救援,优化了特情处置和搜救流程,提升了应急能力。任务中,歼-35、歼-15T等多型舰载机完成多架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有效检验了福建舰电磁弹射、回收及甲板作业能力,进一步验证了舰机适配性。
福建舰首次实兵演练表明,其制空、制海、对陆打击等综合作战能力已初步形成。
![]()
![]()
一个繁荣昌盛、实力雄厚的中国,能够为全球的和平稳定筑起坚实屏障,而抵御外侮则需具备震慑不轨之徒的强大军事力量。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必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时刻保持警惕,即便处于安稳环境也不忘潜在风险。我们应持续奋发向前,因为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一片更加广阔无垠的未来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