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最重磅的投资信息是,股神巴菲特最后一笔大动作,不是加码他一向看重的、声称要“拿几十年,甚至拿一辈子”的日本,而是突然砸下43 亿美元买入谷歌,押给了 AI。
同一时间,日本因为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言论引爆地区紧张局势。
昨天,日经225指数盘中暴跌3.3%,日元兑欧元跌破1999年以来重要心理关口;科技股、消费股齐跌,甚至拖累韩国市场同步下挫。
曾经被巴菲特视为“稳定”、“可持有几十年甚至永远”的日本资产,如今却在政治冒进与全球资本迁移的双重压力下剧烈摇晃。
![]()
这一切属于国家、公司、投资巨头的震荡,背后是全球资本押注AI的决心。
巨头们在时代里攻城掠地,我们这些小人物就负责被掀翻。
我摊牌了——我找不到工作。
我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建筑学本科毕业应届生,在校卷绩点、参加过竞赛、攒实习经历、用心做了作品集、买课学AI……
我可以指着我投出去的简历上的每一项说:该做的我都做了。

秋招投了87份简历,回复率是个位数;同学里有人转行做自媒体,有人回老家考公,还有人边改第108版作品集边做起了没人看的聊天直播。
我和我的同学们当然知道,建筑、或者说整个设计行业早就在下坠。
但当计算机也成了应届生就业最难的专业之一,我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出大问题了。
![]()
我们这届应届生,好像被困在玻璃罩里的蜜蜂——明明看见了花丛,却怎么都撞不进去。
没有班上,我每天有大把时间在网上瞎晃悠,因为焦虑,连着看了大量的全球就业数据分析报告。
不看不知道,一看心更凉了。
2025 年全球招聘需求比 2024 年下降了 8%。
——《I analyzed 180M jobs to see what jobs AI is actually replacing today》,数据:从2023年1月到2025年10月期间近1.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来自职位数据提供商 Revealera 。
也就是说,平均来看,这个世界整体招人少了。
但——如果某个岗位的招聘量不是跌8%,而是跌了20%、30%,那就不是所谓经济不好的大环境导致的衰退,而是被别的什么力量拉下去了。
我们大概都猜到那股力量是什么:AI。
![]()
这份报告中,专门用了一小节来写“执行类创意职位”:
设计师:下降 33%
摄影师:下降 28%
文案:下降 28%
——《I analyzed 180M jobs to see what jobs AI is actually replacing today》,数据:从2023年1月到2025年10月期间近1.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来自职位数据提供商 Revealera 。
有意思的是,领导岗相对稳定。
甚至在涨幅榜前十的职位中,五个都是高管。
高层领导岗位(VP/Director)仅下降1.7%,
中层管理岗下降5.7%,
执行岗位(IC)下降9%。
——《I analyzed 180M jobs to see what jobs AI is actually replacing today》,数据:从2023年1月到2025年10月期间近1.8亿份全球招聘信息,来自职位数据提供商 Revealera 。
OK,那就是说这个世界并非不招人了,而是不招新人了。
![]()
仅凭一份报告就得出结论或许有失偏颇,但偏偏我还看到了别的佐证。
英国数据
自2022年11月ChatGPT商业化以来,英国企业对入门级岗位的招聘减少了31.9%,远超整体的跌幅。
现在英国所有职位中,只有四分之一是入门级,是近几年来的最低点。
——2025年6月英国招聘网站Adzuna的调查《UK Job Market Report》
欧洲数据
2024-2025年欧洲科技公司入门级岗位招聘率暴跌73.4%,远超整体7.4%的降幅。
——2025年6月薪资基准平台Ravio《The Tech Job Market in 2025-How AI is reshaping hiring priorities and in-demand jobs》
![]()
美国数据
AI对职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资历偏向特征,初级岗位受到的冲击大于高级岗位。
中等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最大,而顶尖名校和最边缘的学校影响较小。
——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生论文《Generative AI as Seniority-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基于285,000家美国企业、6200万劳动者的数据
每一份报告都摆明了告诉我——
现在的企业不想要应届生,只想找几个有经验的头脑,配合AI工具就撑起业务。
心好痛啊。

过去的设计师是怎么入行的?
不都是从“创意执行”干起的吗?
修图、做海报、剪视频……
写文案、画插图、建模型……
简单动效、页面排版……
设计师就是在这种低门槛的重复执行里,一点点积累手感、理解审美、判断什么是好设计。
但现在,AI把这一整块新手区直接削没了。
![]()
AI完美替代了执行环节,
做不到判断却能高效产出,
不会提案却能秒出十套方案,
不懂美感但能从数据库里模仿出99种受欢迎的风格。
企业很自然地做出理性的选择:"老手 + AI",省心、省钱、效果还稳定。
于是清晰的分化出现了,执行型、产出型岗位持续萎缩——
整个行业的梯子还在,但底下几节彻底塌了。
我们这些应届生,就是没法往上爬的人。
![]()
Guvenen等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美国近年来收入差距的主要来源,不是后期的涨薪,而是“起薪差距”。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决定了他此后能不能向上流动。
而AI,正在让起点变得越来越难获得。
中老登越来越稳,新人却连入场券都拿不到。
![]()
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会安慰说:“行业整体也不好呀,卷到工作十年的人也一样焦虑。”
但当你是一个刚毕业、简历还算过得去的人,一边投出87份简历仍石沉大海,一边眼看着AI已经能替代大部分执行性任务——
那种无力感格外具体。
![]()
我真的不是无脑反AI啊,我也在学、也在用。
但我想说的是:
没入门的新人,被这个系统放弃得太快了。
我们站在一个越来越完美、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不耐烦的系统外面,
不知道该怎么敲门。
![]()
很多人劝我趁早转行。
我其实也喝不下“相信自己”、“只要坚持就会逆转”的鸡汤,我只是觉得:放弃的话,有点可惜。
可惜那些熬的夜,可惜作品集里藏的小心思,可惜我还没真的在设计里试错过,就被判定“不能入场”。
毕竟行业在继续向前,不能只靠老手和 AI 的 “稳定产出”,总得有人带着新鲜的笨拙,去试出下一种可能。
巴菲特在退休前选择了AI,日本在高市早苗的冒进中动荡,世界在换挡。
我或许没赶上最好的时代,
但这也许是新时代开始的地方。
扫一扫囤资源50000 张可商用免费版权图片扫码领取限量100份!汇集00+全球顶尖素材50款主流设计软件2025最新版
款设计师私藏字体 群内每日人工精选持续更新
热门文章|往期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