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海尔生物(688139.SH)拟注销回购股份,以此优化股权结构。
11月17日,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45.96万股股份,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同时就本次减资事项通知债权人。公告显示,本次注销股份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46%,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减少约146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一举措是公司“回购+分红”股东回报机制的延续,自2019年上市以来,其已开展三轮回购行动,且连续六年现金分红累达7.88亿元,彰显对自身价值的信心。
业绩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海尔生物业绩承压,但在四大核心产业协同发力下,第三季度业绩已逐渐回暖,该季度毛利率为46.99%,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3.43个百分点。
拟注销146万股回购股份
近日,海尔生物发布公告称,拟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145.96万股股份,相应减少注册资本约146万元。本次注销股份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46%,注销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从3.18亿股缩减至3.16亿股,注册资本同步调整至3.16亿元。
海尔生物表示,这一举措是公司严格履行回购承诺、优化股权结构的重要动作,在行业复苏与业绩回暖的关键节点,既向资本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也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坚定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拟注销回购股份并非海尔生物首次通过资本市场动作回馈股东,而是公司长期坚持股东回报机制的延续与深化。
自2019年上市以来,海尔生物已先后开展三轮核心股份回购,叠加连续六年的稳定分红,形成了“回购+分红”的股东回报组合拳,彰显了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海尔生物自2019年上市以来,已连续六年坚持实施现金分红,分红连续性与稳定性在A股市场尤其是科技创新类企业中表现突出。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分红金额已达7.88亿元,分红总额占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的比例超过28%。
近五年研发费累达13.98亿
作为海尔集团旗下专注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海尔生物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经二十年深耕,已从最初的低温存储设备制造商,成长为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场景解决方案与全球化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领军者,构建起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业绩表现上,海尔生物近年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19年—2024年,公司营收从10.13亿元增长至22.84亿元,增幅达125.47%;归母净利润从1.82亿元增长至3.67亿元,增幅为101.65%。
不过,进入2025年,公司业绩承压,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61亿元,同比下降1.17%;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35.83%。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已现回暖迹象。当季海尔生物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1.68%;归母净利润5565.17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实现三位数提升。盈利指标方面,三季度毛利率为46.99%,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3.43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业绩回升得益于海尔生物四大产业的协同发力。其中,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组成的新产业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约48%。
与此同时,公司传统优势业务低温存储产业也保持稳定,核心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技术层面,海尔生物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2021年—2025年前三季度,海尔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2.36亿元、2.92亿元、3.21亿元、3.06亿元、2.43亿元,近五年累计达到13.98亿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海尔生物共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地方团体等标准64项,其中32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低温、自动化、数智化等技术竞争力显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