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豪展示奖杯
![]()
表演前检查大鼓
![]()
张爱仙带领队员刻苦排练
“咚咚锵!咚!咚!”两根鼓槌翻飞起舞,雄浑激昂的鼓声穿透云霄,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这震撼人心的声响,源自被誉为“华夏第一鼓”的太原锣鼓,更是太原民俗文化最鲜活的缩影。2023年7月,太原民俗鼓乐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太原,这门古老的民俗艺术不仅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爱仙三十余载的坚守,更有年轻人的接续奋斗。太原民俗鼓乐,在新时代正焕发勃勃生机。
薪火相传
1989年山西省第一届锣鼓大赛的舞台上,18岁的张爱仙第一次握住鼓槌,便与太原民俗鼓乐结下不解之缘。如今55岁的她,身兼山西太重鼓乐艺术团副团长、太原市锣鼓艺术协会主席等多重身份,依旧保持着每天早起练体能、练指挥的习惯。“第一次敲鼓就停不下来,那种从鼓面迸发的力量,好像能钻进心里。”11月17日,回忆起与这门民俗艺术的初遇,张爱仙眼中依旧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这份热爱,支撑着她走过三十余载的艰辛岁月。训练时,皮肤被烈日晒得层层脱皮,她从不叫苦;长时间握槌击鼓,手背青筋凸起、手掌磨出厚茧,她却笑称这是“民俗传承的勋章”。从最初的腰鼓队员,到精通铙、钹等多种乐器,再到成为独树一帜的指挥,张爱仙的成长轨迹与太原民俗鼓乐的发展紧密相连。受师父李春生(英武门创始人)的启发,她突破传统指挥的简单手势,探索出“柔中带刚、刚中显柔”的女性指挥风格,既保留了太原锣鼓作为民俗艺术的雄浑气势,又融入女性的灵动与细腻,让这门古老民俗焕发新的艺术张力。
在张爱仙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31岁的尹凯亮和34岁的李国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小时候在太原的庙会、节庆上总能听到锣鼓声,那是刻在骨子里的民俗记忆。”尹凯亮说,14岁时他带着对民俗鼓乐的喜爱加入艺术团,从基础的鼓点节奏学起,手掌磨破过、手臂酸痛过,但每次听到完整的鼓乐响起,都觉得无比值得。李国荣则专攻排鼓,她坦言:“看似简单的敲击,其实藏着太原民俗的讲究,轻重缓急都要贴合地域文化的韵味。如今,两人已成为团队的骨干力量,跟着张爱仙走遍大江南北,将太原民俗鼓乐的魅力带给更多观众。
古艺新生
“太原鼓乐不能只停留在过去,要让年轻人喜欢,让世界看见,这才是民俗传承的关键。”这是张爱仙坚守的理念,也是她带领团队创新的动力。作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深知民俗艺术若想长久流传,既要扎根传统土壤,又要紧跟时代步伐。
在非遗研培的学习中,张爱仙找到了创新的方向。李京利老师“文艺同源互通”的理念让她深受启发,她开始尝试将舞蹈、戏剧元素融入鼓乐编排,提升民俗表演的观赏性。2023年,张爱仙和其他专业老师带领团队创作的《群鸭争鸣》成为创新代表作——通过模仿鸭子戏水的节奏变化,用鼓、钹、铙的不同音色展现生动场景。演出时,张爱仙亲自示范,口中模拟“锵锵锵、嚓嚓嚓”的音效,双手配合鼓槌动作,年轻队员则在队形变化中展现鸭子戏水的灵动,演出仿佛将观众带入太原城郊池塘边的热闹场景,让这门古老民俗变得鲜活灵动。
更令人瞩目的是,她主导创作的《飞渡》将红色故事与民俗鼓乐巧妙结合。60名演员手持鼓槌、钹铙,模拟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鼓点急促时如枪声阵阵,节奏放缓时似行军跋涉,队形变化间再现“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烈。“排练时,张老师让我们反复揣摩历史场景,告诉我们每一个鼓点都要传递出坚定的信念。”尹凯亮回忆道,为了呈现出最佳效果,团队连续一个月每天排练6小时以上,精准把控每一个节奏转换。演出时,李国荣负责指挥鼓乐配合,她坦言:“当鼓声与观众的掌声共鸣,我真切感受到民俗艺术不仅能展现地域风情,更能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
鼓震寰宇
“音乐无国界,鼓乐更能传递中国力量,太原民俗鼓乐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理应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张爱仙始终坚信,民俗艺术的传承不仅要扎根本土,更要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的软实力通过鼓声传递出去。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团队受邀赴澳大利亚墨尔本演出。“在异国他乡奏响太原民俗鼓乐,那种自豪感难以言表。”张爱仙回忆道,演出结束后,不少当地民众围着他们询问鼓乐的历史和技巧,还有人尝试拿起鼓槌模仿敲击,“虽然语言不通,但鼓声成了最好的交流方式,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魅力”。
2024年,团队的足迹延伸至冰岛。在冰岛演出时,太原民俗鼓乐的雄浑节奏与独特韵律征服了当地观众。张爱仙带领队员们演绎了传统曲目与创新作品,年轻队员在舞台上的出色表演,让外国观众眼前一亮,纷纷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瞬间。演出结束后,不少国际友人围上来与他们合影,称赞道:“中国鼓太有力量了,这种民俗艺术太迷人了!”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化为满满的成就感。
截至目前,张爱仙已带领团队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冰岛等十余个国家。鼓槌敲出中国声音,太原民俗鼓乐这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正走向世界。记者 于健 摄影 张澍宏
记忆档案
太原民俗鼓乐以鼓、钹、铙等乐器为核心代表,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祭祀、庆典活动,融合军旅鼓乐的刚劲与民间艺术的鲜活,形成“声震寰宇、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表演阵容庞大时可达上百人,节奏明快强烈、章法多变。太原民俗鼓乐深深扎根民俗生活,每逢春节、元宵等节庆及重大活动必登台亮相,既承载着太原人对生活的热忱,也是地域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来源:太原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