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挤爆花果山时,连云港本地人早钻进了民主路老街。这座依山傍海的百年街巷,咸腥海风裹着市井烟火,每一步都踩着山海与岁月的故事,来了就再也舍不得走。
![]()
凌晨四点的连云港码头,灯火比星光还亮。老渔民们刚靠岸就扯开嗓子吆喝:“虾婆肥得流油,25一斤不还价!”“黄鱼蹦着要上岸咯!”咸鲜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大海刚睡醒的馈赠。
![]()
“老海边鱼汤面”的灶台前,王师傅正盯着翻滚的汤锅。“小黄鱼、乌贼、海蛎子,少一样都没那味,必须熬足四个钟头,汤才鲜得掉眉毛。”清晨的老街,一碗鱼汤面下肚,暖透山海间的凉意。
![]()
民主路转角的“陈氏渔具”,陈师傅的手指在竹丝间翻飞。“现在都用机织网了,可老渔民就认我家手编的,说网眼匀、拉力足,能捕到最鲜的海货。”这门手艺,已在三代人手里传了百年。
“望海楼茶社”里,七十岁的李老爷子端着茶杯侃侃而谈。“在这喝了三十年茶,从木渔船聊到航母下水,从鱼价涨跌聊到老街变迁,茶凉了话题还热着。”老茶客的闲聊,藏着连云港的岁月沧桑。
![]()
连云港船厂的船坞旁,张师傅正给一艘老木船补漆。“现在大多修游艇了,但碰到老渔船,再麻烦也愿意接。”布满老茧的手抚过船板,这是与大海约定的情怀,也是时代变迁里的坚守。
下午五点的码头,是老天爷打翻的调色盘。渔船载着满仓渔获归港,海鸥在霞光里盘旋,摊贩们收拾着摊位,咸腥气息混着欢声笑语,构成最生动的海滨画卷。
![]()
傍晚六点,盐河巷夜市的灯笼次第亮起。炭烤生蚝的焦香、蒜蓉扇贝的浓郁、清蒸海螺的鲜甜,各色海鲜香气在街巷里交织,摊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这是老街最热闹的海鲜江湖。
![]()
“海的故事”民宿里,老板娘推开木窗:“特意保留了老房子的木结构,推窗就是大海,晚上能枕着海浪声入睡。”海风穿堂而过,带着木质的温润与海水的清爽。
“80后”小刘的文创店里,摆满了刻着海浪、渔船的器具。“想让游客把连云港的大海带回家,让老街的故事跟着纪念品,去到更远的地方。”年轻的创意,给百年老街注入了新活力。
![]()
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包装,只有最真实的海边生活。山海之间,市井巷陌,每一口海味都带着鲜气,每一段闲聊都藏着故事,这就是连云港老街最动人的模样。
如果你厌倦了人挤人的网红景点,不妨来这里走走。在码头看一次日出,吃一碗鲜掉眉的鱼汤面,听老渔民讲大海的故事,感受最纯粹的山海烟火。
关注@时光故事馆
下期预告:走进徐州户部山,听一听千年商埠的老故事!
#连云港老街 #山海之城 #市井烟火 #海鲜美食 #海边生活 #小众旅行 #江苏旅游 #老街故事 #周末去哪儿 #港口风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