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通讯员 黄 涛 陈媛媛
在秀洲区新塍镇潘家浜村,游客们走在青石板路上,感受水乡的旖旎风光,百年榉树下老人们围坐闲谈;油车港镇麟湖畔,村民们在健身步道上晨练,孩子们在非遗文化广场上嬉戏;王江泾镇的荷塘边,农户们忙着采摘新鲜莲蓬,直播间里的主播正热情介绍家乡特产……
这一幕幕寻常却动人的场景,是秀洲区深耕“千万工程”二十余年后的日常,也是无数人向往的“诗与远方”。从强城筑基到兴村赋能再到融合共生,秀洲乡村实现了环境与颜值的蜕变,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继续以“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让发展红利惠及每一个城乡角落。
省级中心镇成为强城“发动机”
如果说县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头堡”,承载着产业、资源的集聚势能,那么中心镇就好比一根结实的“金扁担”,一头稳稳挑起县城的优质资源,一头牢牢连着农村的发展需求。
今年5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名单,秀洲区王店镇成为全区唯一上榜的乡镇。
走进王店镇,扑面而来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3+1”四大功能板块分别聚焦多维度融合的滨水空间示范窗口建设、物流企业提档升级、新产业集群打造、提升物流运行能力等主攻方向,勾勒出“公铁水空”四式联运的宏伟蓝图。
作为工业重镇,今年,王店镇聚焦高质量项目建设,抓紧招引一批临空项目,将先行区作为全镇扩大有效投资的主阵地,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临空关联项目落地生根,2025年重点谋划临空相关项目23个,其中新建项目15个、续建项目8个,临空产业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占全镇投资总量的70%。前三季度,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48.6亿元,同比增长5.7%;规上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同比增长9.6%,两项增速均位列全区第一,为全区工业经济目标任务的完成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王店镇,不仅要强在产业,更要优在民生。”王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王店镇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以城乡融合破题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民生共惠、产村共兴、全域共美”的和美乡村示范路径。如今,王店镇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参保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发展文教事业。未来,王店梅溪湖科创智谷周边还将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宴会中心、酒店、儿童乐园等商务和生活配套设施,让“强城”的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傍晚时分,散步的居民、嬉戏的孩子让这座小镇充满了烟火气。“我儿子以前在嘉兴市区打工,今年也回镇上开了家水果店,说现在镇上人多,生意好做!”居住在王店镇的周师傅笑着说。
片区组团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在强城领航的带动下,秀洲乡村也迎来兴村出彩的新图景,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每个农户都能找到增收的门路,曾经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快把这箱莲藕装上车!”早上9时,位于王江泾镇的嘉兴市嘉藕农业有限公司车间里,负责人赵伟正忙着让工人打包。清水冲洗后的莲藕圆润饱满,透着新鲜劲儿。
“2013年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塘。”赵伟回忆,当时看中镇里要发展湿地农业,于是果断成立公司。2014年镇里牵头成立莲藕合作社,他立马加入,“现在全镇种了8000多亩莲藕,有30多个新品种,还搞‘莲藕+小龙虾’‘莲藕+泥鳅’‘莲藕+黄鳝’等多种‘藕渔’套养,50多户社员跟着赚钱!”
不远处的运河陶仓理想村,另一番热闹景象正在上演。香港游客陈小姐戴着VR设备,在虚拟场景里“采摘”荷花,“没想到在乡村能体验这么新潮的技术,太有意思了!”这个VR项目今年7月正式开放,会根据四季不同的花卉植物,为陶仓理想村进行外部景观打造。因此,这里成为了乡村文旅新的打卡点。
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荷美闻川”片区的组团发力。通过规划联绘,片区统筹布局湿地农业和农文体旅;发展联结让各村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功能联抓让民生服务更贴心,文化活动一场接一场;组织联建成立联合党委,形成“党委统领、部门协同、村级落实”的格局。
如今的“荷美闻川”片区,村级经营性收入村均超120万元,长虹实验室落地以后,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青年入乡实践站的建立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秀洲区围绕“一镇一片区、一镇一特色”,差异化打造“荷美闻川”“品重梅溪”“梓约粮塍”“麟秀瑞乡”“槜美洪合”五大乡村片区组团。“荷美闻川”片区凭借产业特色鲜明、文旅融合深入、组织机制创新等突出优势成为全市首批“引领型乡村片区”。
城乡共生铺就民生幸福“快车道”
强城为骨,兴村为肌,融合则是连接城乡的血脉。秀洲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资源优化配置,让城市的优质资源下沉乡村,让乡村的特色资源对接城市,实现了“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早上8时刚过,新塍镇火炬社区的网格驿站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70岁的张阿凤吃过早饭,悠闲地散步到社区,和老姐妹们一起跳起了广场舞,开启了一天的美好生活。“以前啊,每天在田里忙得腰酸背痛,哪里敢想能像城里人一样跳广场舞!”张阿凤笑着说,“现在这日子,过得多滋润,跟以前比,真是想都不敢想!”
张阿凤生活的变化,始于2018年火炬社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小田并大田”,社区户均宅基地从1.1亩缩减至0.35亩公寓房占地,不仅为农房改造筹得资金,还让耕地面积增至人均2.65亩,实现了“节约用地、增收致富”的双赢。
和张阿凤一样,如今,338户村民搬进了火炬花苑小区,曾经的桑蚕田变成了整齐的楼房和宽敞的广场,小区内绿树成荫,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宜人。
这样的民生便利,在秀洲城乡随处可见。在洪合镇凤桥村,智慧书房与嘉兴市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村民凭一张借阅卡就能借阅市区图书馆的书籍,还能在线参加读书分享会;在王江泾镇双桥村卫生室内,浙江省荣军医院的专家定期坐诊,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再也不用奔波往返。
教育领域的城乡融合成果同样显著。锚定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秀洲区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条件。今年1月,秀洲区成功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级评估。“以前总担心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差,想把孩子送到市区上学,现在家门口的学校不仅环境好,老师也很专业,再也不用折腾了!”油车港镇居民王丽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