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批复,2026年中考将增设40个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专业点。在此次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扩容”中,嘉定区依托国际汽车城的雄厚产业基础,将物联网应用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紧密对接并纳入中高贯通体系。
课程瞄准车联网
实训对接产业端
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内,一座精致的微缩城市沙盘格外引人注目。道路上行驶的网联车辆、配备的真实交通信号设施,构成了一个高度仿真的教学场景。
![]()
记者了解到,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贯通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点,这里就是未来的教学场景之一。
“我们希望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能够在这个沙盘上进行路径规划的综合实训,实现学以致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王学德介绍,学校还配备了智能网联汽车感知、线控转向等实训平台,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车路协同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要服务于区域经济,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将紧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展开。”王学德表示,希望学生通过5年的学习,既能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又能精通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知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此外,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也积极推进该专业的高本贯通体系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升学平台。
![]()
据悉,该专业将进一步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实践》《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等前沿课程,构建“物联网+车云数智”融合教学模块,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强化实践能力与岗位适应力,系统培养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五年贯通破壁垒
双师协同育人才
与传统的中职、高职分段学习相比,“中高贯通”培养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连贯性与高效性。
“我们的师资、实训场所以及整体教学设置都是一贯性的,便于学生能够更高效地学完所有课程。”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潘莹向记者介绍,该专业通过五年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系统规划从中职阶段夯实基础到高职阶段深化技术应用的全过程,有效避免了课程重复与能力断层。
![]()
此外,该专业采用“贯通师资共育”模式,组建了中高职联合教学团队并积极吸纳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训指导,共同形成“双师型”教学队伍,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产业前沿同步。
“岗课赛证”的培养模式也是该专业的亮点之一。“我们通过以赛代练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潘莹透露,今年学校在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与服务项目中荣获第三名。“希望学生能够在第三学年考取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的中级证书,并在高职阶段考取对应的高级证书。”潘莹说。
![]()
记者了解到,该专业2026年计划招生40人,前三年在大众工业学校学习,后两年进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习。“这种立足区域产业、贯通中高职的培养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成长路径,也能为嘉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精准的人才支撑。希望由嘉定培养的人才,将来能够留在嘉定,为本地车联网、物联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潘莹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撰稿:徐宸逸
摄像:姚卓林
编辑: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