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今年“双11”,户外运动产品继续成为耀眼的品类之一。第三方电商数据机构发布相关报告显示,今年“双11”户外运动行业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销售中户外运动产品以268%的爆发系数领跑增长。
据历年“双11”战报,户外品类通常是最快突破亿元销售额的品类之一。天猫、京东等平台会专门设立“户外运动”主会场,并将其列为核心增长赛道。往年露营装备火爆,今年公路车、山地车、桨板、皮划艇、滑雪装备等成为新的快速增长点。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我国户外运动的人群已经超过4亿人。随着人们对健康、自然、绿色生活的追求,户外运动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促进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以及激活文旅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已达33.5万家,仅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就超过2.4万家。户外运动正从体育产业的“细分新兴板块”,成长为强劲的经济引擎,涵盖冰雪、水上、山地等数千亿级赛道。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户外产业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户外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户外市场规模突破1504亿元。
户外运动热潮正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新引擎,这其中既有创新场景的打造,也有消费潜力的释放。
促进户外运动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是提振地方经济消费活力的有力抓手。多地通过赛事引流、场景创新和产业联动,实现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据了解,宁夏以“塞上江南运动宁夏”为主题,15场户外赛事吸引3.6万参赛者,带动客流超7113万人次,拉动文旅消费约3.42亿元;湖南永州“绿茵经济”撬动12亿消费;四川德阳“三星堆探秘户外运动”在今年国庆吸引超83万人次,带动经济效益8.29亿元。举办一场有特点的赛事可激活一座城市,各地可逐步打造赛事IP,创办具有区域特色的户外赛事,如山地马拉松、越野跑、自行车赛、水上运动嘉年华等,以赛事引流;或开发地方特色的主题线路,如“环青海湖骑行”“丝绸之路越野”“江南古道徒步”等。
比起小众化户外运动,更应重视大众化户外运动。对于小众化户外运动,比如攀岩、滑翔伞、深潜等极限挑战项目应加强特色IP打造。而对于休闲体验大众化户外运动如露营、徒步、骑行、皮划艇、越野卡丁车等轻户外项目,更应加强体验与服务,融合文化、教育、社交等需求,让人们在户外运动中得到超值的收获。
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升级。硬件设施升级方面,在户外运动聚集区,提供配套设施、装备租赁、简餐、救援、导览等服务;开通“户外运动专线”巴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软件服务升级方面,如推广“户外运动一卡通”、开发智慧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赋能等。
强化行业标准、具备全球视野。特别是对于中国具有丰富的、兼具历史与自然文化双元素的户外资源,如青藏高原、喀斯特地貌、长城古道等,因此,在开发此类资源应具有全球发展的视野。此外,需进一步强化户外运动项目服务、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不断创新商业模式,真正带动户外制造产业、提升户外运动服务与创意、强化下游消费服务配套。
加强政策供给、完善配套产业链。洞悉并挖掘人们不断快速增长的户外运动真实需求,加强运动服务产品供给与创新,如举办各类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友谊赛等;与此同时,加强专业指导,发展线上线下的教练、培训、运动康复产业等。
面对快速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应做好引导者规划者角色,通过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投入,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企业应当做好创新者、供给者的角色,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丰富多样、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构建一个“人人想运动、处处可运动、时时能运动”的活力社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