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为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11月14日,“国家建设与民主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主办。会议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张树平研究员主持。
![]()
上海市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基地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刘杰研究员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汇聚学界智慧,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重逻辑,以优质学理研究推动实践优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未来,研究基地将从优化理论阐释、坚持实践导向、推动多元交流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在主旨演讲环节,10位学者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源头、制度阐释、技术赋能、历史传统、基层实践等角度展开论述。
上海市政治学会名誉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桑玉成教授提出,要以政治发展为主线,在健全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建立有机衔接。要从党中央相关部署的历史逻辑出发,避免孤立解读单一文件或概念,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建设的发展脉络。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景跃进教授以浙江后陈经验为案例,追溯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源头,指出其与村民自治“四个民主”的传承发展关系,凸显了基层实践对民主理论的滋养作用。他认为从基层实践中凝练而来的民主经验不仅有利于基层善治,同时也服务于宏观政治进程,体现了中国民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特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正汉教授通过对比长江、钱塘江与黄河的命名逻辑,阐释了中央视角与地方视角的差异,强调地方多样性与自主性在国家治理和民主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地方政府在嵌入地方社会、推动民主实践时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特征探索适配模式,既保障了国家民主发展的统一性,又激发了基层民主的多样性。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张明军教授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的标识是人民当家作主功能强化、参与主体扩展、范围扩大及效能增进。民主协商能消除分歧、实现共识最大化,为程序合法性节约成本,但同时还需通过表决程序体现对多数人意志的尊重,要避免“只协商不决策”的问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亚林教授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形态、制度形态与绩效形态的有机综合,需要从原理视角正本清源,避免碎片化解读。在性质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形态;在制度上,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涵盖协商、基层民主等体系;在机制上,包含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及民主评价;在绩效上,需按不同领域分类评估。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程竹汝从“人民主体性理论”和“民意实现论”出发,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与人民最广泛参与制度同频共振的结果,发展与健全完善的重点是提升二者协同度。要重视人民主体性,更好实现人民利益。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教授聚焦AI时代技术对民主的重塑。他指出,技术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政治的结构性变量,通过数据可视化、算法介入权力部署、平台组织社会生活,可实现民主的高频实时参与和“知情—参与—监督”闭环。同时,为了克服技术运用所产生的一系列风险,需要提升人民的数字能力和素养,并保障算法公开透明,更好实现技术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何俊志教授认为,晚清以前中国就存在着成熟的比较政治学体系。他以《山海经》的“五藏山经”、《尚书》的“内外九州”等为例,提出当时已形成了中心—外围比较模式。他强调,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自主知识体系要避免仅依赖外来知识框架。
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追溯了中央苏区民主实践。他指出,中央苏区推行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民主,通过解决土地问题、妇女平等权、工农参政等,实现劳动人民真实权利,且强调协商合作而非竞争博弈,已具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特质,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民主的重要源头。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教授通过线上方式作了发言。他以上海12345市民热线派单情况为例,指出政府回应正从“职能导向”转向“事权导向”。他提出,需通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打破部门信息孤岛、优化事权配置来破解难题,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提供效能提升的路径。
本次会议共设有四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起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与制度创新”“比较视野下的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全过程人民民主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入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要不断提升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深化理论研究,从多维度进一步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建设的内在契合性,要进一步整合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释放治理效能提供智力支持。
原标题:《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建设发展脉络,持续释放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效能》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王珍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来源:文内图: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编辑邮箱:shhgcsxh@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