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在新媒体浪潮下,如何让思政教育突破课堂围墙、走进学生心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培育)给出了生动答案。工作室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为理念,精心打造的系列网络思政育人视频,凭借鲜活内容和创新形式“圈粉”无数,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指尖上的思政课堂”。
该团队始终聚焦青年学生成长需求,以微信视频号“索源博观工作室”、青梨派等为网络育人载体,将家国情怀、职业精神、道德修养等核心内容,融入社会热点、校园生活、职业案例等鲜活场景。近期发布的《追梦路上的星光》,讲述了两名学子的成长轨迹:一人凭借持续深耕考入重点大学深造,一人结合兴趣选择高职院校专攻技能,最终前者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后者成为企业技术骨干。视频创作取自学生真实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追梦路赛道广阔,无论是学术探索还是技能攻坚,都可以为中国梦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学生日常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思政内容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引发学生强烈共鸣。有学生在评论区留言:“原来职业赛道也能绽放光芒,这让我更坚定了学好技能的决心!”目前此视频播放量突破2.4万次。
视频《津门机械魂》以福聚兴机械厂、第一机床厂、天开园3个场景为核心,以学生与母亲、外婆三代女性为线索,以百年天津机械工业人的奋斗历程为视角,串联起天津机械工业发展史。姥姥的坚守、母亲的创新、女儿的开拓,层层递进展现“技术为本、家国为魂”的精神传承,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更读懂了职业教育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从解读时代楷模的奉献故事,到探讨职业发展中的价值选择;从科普网络文明的行为准则,到分享身边师生的奋斗瞬间,工作室力求每一部视频“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主创教师团队反复打磨脚本、精心拍摄剪辑,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形式,让抽象的思政理念变得具体可感,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学校注重推动成果转化,工作室发布的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为思政课、职业规划课提供丰富的辅助教学素材,实现“线上+线下”育人联动;积极参与各类网络思政作品评选,《让技能之花在田埂间绽放》《老机床出走记》等多篇作品在省级、国家级网络思政作品征集活动中获奖。《马骏 播撒信仰火种的革命先驱》在中国教育报公众号展播,育人影响力持续提升。
未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深耕内容创作,探索更多元形式,让网络思政阵地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精神家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通讯员 李晋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