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窗口是连接群众与党委政府的重要纽带,每天面对的是群众的期盼与信任。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对群众诉求视而不见、拖而不决的现象,这不仅寒了百姓的心,更影响了法治政府的公信力。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特别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明确了四条必须严守的“红线”:
一是该接不接。对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不能推脱躲避、拒不接收,必须依法及时受理。
二是该办不办。对已经受理的信访问题,不能拖延应付、流于形式,必须认真调查、推动解决。
三是该问责不问责。对工作中存在失职失责的人员,不能包庇袒护,必须依规依纪追究责任。
四是该查处不查处。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侵害群众利益等,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查处。
这四类行为,是当前信访工作监督的重点,也是法治化进程必须清除的障碍。
如果出现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理?根据相关法规,追责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纠错整改。对情节较轻、尚未造成严重影响的,由上级机关责令立即改正,把问题解决在初期。
其次是纪律与组织处理。对因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据相关党纪和法规,视情节给予相应处分,包括警告、记过乃至更严厉的组织调整。
最后是法律惩处。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如滥用职权、受贿索贿等,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监督的执行,主要依靠两个关键力量:一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重视与推动;二是信访部门本身的督查督办职能。群众在向责任单位反映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向同级或上级信访工作机构申请督办,形成推动问题解决的合力。
此外,在巡视巡察期间,信访工作情况也是重点关注内容之一。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往往会得到更加及时深入的核查。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更是检验干部作风和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只有把群众的每件诉求都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筑牢社会和谐的基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