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了防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退休待遇降低,国家建立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制度。
![]()
也是从2014年10月开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逐步积累,现在的钱数是越来越多了。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如何积累?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积累,是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4%,单位缴费基数的8%划入账户的。职工本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交给专门的投资运营公司运营。具体的收益率还是要看运营情况。
不过,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的缴纳部分是通过记账的方式积累,等到本人退休时才拨款做实。国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把历史记账部分做实。2024年和2025年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2.85%和2.95%,相对还是不错的。
![]()
退休时职工本人领取的职业年金如何计算?
职业年金有两种领取方式:
一种是按月领取,直至账户余额领完。按月领取的金额是按照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总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50岁、55岁和60岁退休,计发月数分别是195个月、170个月和139个月。
一些朋友可能把计发月数认定为发放月数。
计发月数是2005年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确定的,机关事业单位采取同样的计发月数制度,本身是想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并轨。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通过个人账户的记账就可以知道,每年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都有一部分利息加入,每月领取1/139的方式,肯定是领不完的。
按照最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计算方法,是假设在某一年龄退休,在4%的记账利率条件下,达到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5周岁时,恰好把个人账户余额领完。
也就是说,不管是50岁、55岁、还是60岁退休,如果每年记账利率是4%,恰好都会在75周岁时把账户余额领完。但如果说,记账利率偏低的话,领完的年龄也会略早一些。
下面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是一个复杂的指数计算公式,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渐进式延迟退休以后,计发月数是按比例过渡的方式了。
![]()
第二种是,把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一下子提出,然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商业养老保险的规则每月支取一部分,一直到参保人去世为止。
参加养老保险的模式,虽然说能够有效规避养老金待遇领完,但是商业保险公司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性,领取的养老金待遇肯定不是1/139,相对会低不少的。
另外,职业年金领取时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年金领取是单独计算应税额度,每月领取3000元以内(年度3.6万元以内),需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如果我们不是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一次性提取大额,可能会涉及到更高的税率,所以需要咨询好相应政策再行动。
![]()
但是不管怎样,职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的是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万一去世的早就没有了。但职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积累,余额可以继承,相对还是更划算的。#退休金和职业年金有什么区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