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十高铁湖北段接触网工程加速推进,这条衔接关中与江汉平原的“黄金通道”将于2026年全面通车。届时,西安至红安3小时直达的“同城效应”,将彻底激活国力集团横跨陕西、甘肃、湖北、河南、云南五省十地的康养产业网络。这是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交通基础设施与康养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
![]()
高铁织网,重塑康养产业新格局
国力集团紧抓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轨道上的康养走廊”重构旅居逻辑。西十高铁与汉十高铁的贯通,将串联起商南、武当山、红安、鄂州等重要节点;兰渝高铁与连霍高速的联动,则打通了通渭、临洮、内乡、淅川的康养通道;沪昆高铁更将热带雨林康养基地西双版纳纳入网络。
时空距离的压缩带来显著效益:武汉至鄂州仅需0.5小时,西安至商南1小时,十堰至淅川2小时,“周末跨省康养度假”正从愿景走向现实。这种以高铁为脉络的产业布局,不仅提升了康养服务的可达性,更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十城联动,打造特色康养新标杆
依托高铁网络串联起的五省十地,是国力集团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立足各自生态基底、文化基因与资源优势,打造出的“一域一特色、十城各不同”的康养新格局,各展所长又彼此呼应,共同构筑起全域旅居的优质体验矩阵。
![]()
秦岭深处的陕西商南国力康养产业园项目,以5A级金丝峡景区为核心,铺就“22℃森林氧吧+非遗工坊”的康养之路。每立方厘米超2万个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浸润身心,商洛藤编的指尖技艺与商南茶艺的醇厚回甘交织,让秦岭的生态馈赠与人文底蕴在康养体验中深度融合。
![]()
![]()
相邻的甘肃两地康养产业园项目则形成“文化+生态”的互补优势。通渭以“书画艺术之乡”为魂,借陇水神泉的地热资源为基,构建“书画养心+温泉理疗”双疗体系,书画创作室、作品展览馆与省级名老中医团队的专业调理相得益彰,实现艺术疗愈与中医养生的同频共振;临洮则以“陇中花园”的生态本底,打造“生态农耕+技能共享”场景,游客可躬身农庄参与种植采摘,残疾人手工作坊将传统技艺转化为特色商品的实践,更让“残健共生”的理念在康养产业中落地生根。
![]()
湖北四地康养产业园项目依托江汉平原与鄂西生态区的资源差异,构建起多元互补的康养矩阵。红安将红色基因注入康养产业,在建的五星级酒店兼具红色研学与非遗手作功能,投运后可新增3000张普惠养老床位及10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浠水深耕田园本色,以“田园康养+民俗体验”为核心,让游客在农事劳作与民俗工坊的传统手艺中,在静谧田园间舒缓身心;武当山基地则联手旅游企业,深挖道文化与中医药资源,打造全国领先的医养结合标杆,修习太极、体验中医药理疗,让道家“天人合一”的康养智慧滋养身心;鄂州作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凭借沼山、四峰山等优质生态资源,以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构建“森林吸氧+田园慢养”模式,为都市人群提供“出门即吸氧”的便捷康养选择。
![]()
河南两地康养产业园项目则将生态资源与文化内涵精准结合。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依托丹江口水库的生态优势,打造集康养中心、医养项目与高端文旅酒店于一体的综合体,游客在享受专业康养服务的同时,参与“护水生态研学”,深刻体会“一渠清水润北方”的生态意义;内乡融合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的山水资源与清代县衙的官德文化,开设“山水禅修+廉政研学”特色课程,二龙山道教文化区的定制化辟谷养生服务,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远在西南的云南西双版纳,则以模式创新激活康养活力。通过“文旅康养+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引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游客在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致中,获得专属的身心疗愈体验。
十城虽隔山川,但高铁让“各美其美”的康养特色得以“美美与共”,为全域旅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选择,更树立起特色化、差异化的康养产业新标杆。
民生优先,构建普惠康养新体系
国力集团创新构建“残健融合+医养结合+托养康复+技能培训+文旅康养”五位一体模式,在各地项目建设中始终坚持普惠性原则。以“陕亮家园”为代表的核心项目,不仅配套建设完善的医疗、养老设施,更通过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助残与养老的深度融合。
据统计,十地项目全部投运后,将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超2万张、残疾人托养床位5000张,带动文旅演艺、非遗工坊、生态农创等上下游岗位3万余个。这种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的模式,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
![]()
未来展望,谱写康养产业新篇章
国力集团董事长邓力表示:“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决策部署,依托日益完善的高铁网络,打造‘四季康养循环线’,让普惠康养服务真正‘流动’起来,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三年,国力集团计划进一步扩大布局,在现有十地项目基础上,建设更多康养产业园,让优质康养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这种创新康养模式必将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