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希文(媒体人)
为什么有些大学的校门这么难进,有的大学只要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去?
近来,很多人不断提出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就在几年前,大部分学校都可以随便进出,不需要任何证件。
![]()
2024年2月22日,教育部长怀进鹏签署了《教育部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55号),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决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高等教育法明确高校有依法依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这包括对校园的管理。高校师生享有对校园优先使用的权利,高校可以制定合法、适当的校园管理制度,以保障校园秩序和师生教学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应积极向社会开放校园,更好发挥大学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功能。要坚持因校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平衡好校园秩序、师生权益和社会公共需求,推动校园开放;要完善相关机制,做好服务保障,引导安全、有序、文明参观。”
既然教育部明确了要开放,那么现在开放得怎么样了呢?我选择了几所大学进行了了解。
北京大学专门做了小程序,采取实名抽签预约方式,每日22点后通知抽签结果。抽签前需要选择时段,上午8-11时,下午3-6时,90日内只可预约一次。
也就是说,一个人,三个月最多进去一次,一次最多三个小时。
至于每天多少人可以进入,目前没有查到数据。
![]()
清华大学同样使用抽签预约的方式。与北大不同的是,可以查询到人数,常规开放日,周二至周日,每天大约1.2万个名额,国庆等客流高峰,每天大约1.5万个名额。
同济大学的管理比起上面两个学校就开放、公开了许多。社会人士平时可以刷身份证免预约进校,但是在开学、考试、樱花季等特殊时期,官网会发布通告,暂停或者有限开放,会明确写好限制的日期、解除限制的时间。
![]()
中山大学只开放了周末和节假日的预约,但是在网络上查不到每天可以进入的人数,且规定一年只能进入一次。“如遇校内调休调课、重要校事活动或极端天气等情况,将暂停校园参观并另行通知”,但是在官网没见到任何相关通知。
同时,中山大学开放社会公众预约参观渠道的信息是宣传部通知的,与其他学校都是保卫处通知的情况不同。
海南大学需要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官网显示,周一至周五最大预约人数为500人,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最大预约人数为2000人。我进入公众号尝试在不同日期预约了四次,均显示“预约人数已满,请改日预约”。
似乎每个学校的规定都有所不同,但我觉得是合理的,毕竟每个学校环境不同:有的有樱花,有的有名胜古迹,有的地方太小,有人没人有兴趣进去。
既然教育部明确了学校可以“依法依章程自主管理”,“要完善相关机制,做好服务保障,引导安全、有序、文明参观”。那么必然需要有一定的监察、反馈机制。
目前看来,高校开放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
首先是校方单方面制定的开放制度,社会力量没有参与其中。
其次是制度的落实,学校不可能自己制定政策、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处罚自己,所以制度的落实情况必须有社会力量监督。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第二章规定,高校应该主动公开章程与规章制度。但目前《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10大类50条中没有校园开放相关的事项。
众多学校,如何制定决策不公开,决策结果不公开,以至于很多学校连相关信息都无从查找,因此必须把校园开放的信息向社会公开。建议作为一项需公开的内容加入清单之中。
如果你总感觉在负重前行,那么一定有人在偷偷岁月静好,目前的现状是校园的开放制度是校方的一言堂、是单方面的管控。
作为社会力量——普通民众的我们,除了吐槽和被拒之门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校园开放的责任主体是学校,如何开放,是他们在制定政策,作为普通民众,应该努力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可以在政府网站提交关于校园开放政策的建议,同时申请信息公开,积极参与到监督学校落实校园公开的政策上来。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每个人付出一点点的努力,或许,校门可以打开那么一点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