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在瑞丽帮客户盯翡翠加工,刚跟玉雕师傅敲定镯胚尺寸,就听见市场尾货区传来此起彼伏的惊呼 —— 做了八年翡翠加工的老周,抱着块刚切开的原石蹲在地上,手指摩挲着淡紫色的切面,连烟盒掉在石屑堆里都没察觉,周围围满了举着手电的商户,有人喊:“这冰紫没裂!最少值 80 万!”
![]()
老周的加工坊就在玉城角落,平时专收别人挑剩的 “尾货小料”,靠磨珠子、做小挂件谋生。这块 5 公斤的料,是他三个月前从缅甸货主腊戍的尾货堆里淘的 —— 那堆料全是被挑剩下的 “蒙头料”,大多带着裂或皮壳松散,老周盯上的这块尤其不起眼:灰扑扑的老象皮壳,表面连点松花都没有,边缘还缺了个角,腊戍开价 3 万,还嘟囔:“这料我压了半年,打灯都不透,你要就便宜给你,切垮别来找我。”
![]()
“老周你疯了?” 隔壁卖戒面的小陈拽他胳膊,“3 万够进两批珠子料了!这石头连雾都看不见,就是块废石!” 腊戍也跟着笑:“懂行的都不碰这料,你加工坊小,赔不起。” 可老周没撒手,指尖反复蹭着皮壳:“我摸了八年石头,这料掂着坠手,皮壳翻砂紧实,说不定有戏。” 说着从保险柜里取了攒下的加工费,连零带整凑够 3 万,把石头抱回了坊里。
![]()
这料在加工坊的角落放了俩月,直到半年前的那天,老周收拾仓库才想起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切着玩。” 他找了相熟的切石师傅,特意叮嘱:“慢点开,从缺角那儿下刀。” 师傅刚架起机器,周围就围了几个看热闹的商户,有人嗑着瓜子笑:“老周这是亏怕了,拿废石练手呢。” 老周站在旁边,手心里全是汗,眼睛死死盯着飞速转动的刀片。
“滋啦 ——” 石屑飘了三分钟,师傅突然停了机器,用刷子一扫切面,喉咙里 “嗬” 了一声。老周赶紧凑过去,一看当场就傻了 —— 切面里哪是什么废石?满当当的冰紫翡翠像裹了层淡紫色的果冻,对着光看,水头足得能看清师傅的指纹,更难得的是,整块料竟没有一丝裂,那些原本被当成瑕疵的棉点,居然像细碎的星点嵌在里面。
![]()
“我的天!木那老坑的料!” 市场里做了 20 年翡翠的陈叔挤进来,拿手电一照,光直接透了过去,“能出 2 支正装镯,还能做 4 个平安扣!单支手镯至少 35 万,余料做戒面还能卖 10 万,总共 80 万往上!你 3 万买的?这漏捡得能吹一辈子!”
老周当时就蹲在地上,掏出手机给老婆打视频,话都说不利索:“老伴,咱能换个大点的加工坊了!” 之前劝他的小陈拍着他肩膀笑:“你小子藏得深!早知道跟着你淘尾货了!” 腊戍后来也跑过来,盯着石头直跺脚,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喊:“早知道我自己切了!亏大了!”
![]()
后来老周没急着卖,先把手镯料送去加工,说要留一支给女儿当嫁妆,剩下的慢慢出。他跟我们说:“不是我懂行,就是觉得这料‘实在’,跟我做加工一样,看着糙但内里结实。” 现在他的加工坊扩大了两倍,路过腊戍的摊位时,对方总塞给他瓶矿泉水,想跟他 “学看料”。
其实姐告玉城天天有人淘尾货,但像老周这样 3 万变 80 万的,真是三年难遇。不过他总说:“别学我瞎赌,我这是撞大运。真要碰这东西,先得蹲半年市场看明白皮壳、认清楚场口 —— 不然多少钱都不够亏的,十赌九输才是真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