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改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已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职工带薪陪护假”备受关注。但是,因为执行细则尚未出炉,实际操作无从下手↓↓
![]()
员工求助:
想请陪护假,但被公司告知无假可请
如今,大家对陪护假的讨论重心已从政策落地转向实际操作。
在上海某大型企业工作的柴女士通过电视台热线栏目求助,她的爸爸因开刀住院,需要请陪护假,但被企业人事告知没有这个假可请。她无奈求助专业律师,在律师和企业方沟通后,才获得了批准。
该热线栏目的特邀律师表示,企业方希望能尽快得到陪护假如何请的细则规定,这样才能第一时间批准,因为老人生病住院陪护是一件非常紧迫具有时效性的事件,一旦拖延,那么这个陪护假的意义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服务推荐】
如何让我的医保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济?
上海医保参保人可通过“随申办市民云”APP组建“医保家庭共济”,实现医保卡共济使用。
1、实名登录“随申办市民云”APP→搜索关键字“医保共济”→点击“医保账户家庭共济”进入服务专区→点击“立即办理” ;
![]()
2、根据共济关系组建人的身份证件类型,选择对应办理入口操作;
(以“身份证类型发起人办理入口”进入操作为例):点击“组建家庭共济网”(身份证)→人脸识别→立即办理;
![]()
3、可通过手动输入“共济关系人”信息(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社保卡号、与组件人关系)添加共济关系成员;
![]()
4、确认共济人信息→发起人电子签名→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组建家庭关系网服务指南》→点击“发起组建”;
![]()
5、家庭共济方式主要包括共济支付、共济缴费两种,可单选,也可复选;
![]()
6、组建成功。
![]()
HR犯难:
不知道什么流程、没有细则参考
一家国企的HR表示,肯定会第一时间批准员工的请假要求,但人事部门纠结的点在于,员工到底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比如——
如何证明监护关系和独生子女,需要户口本、个税APP登记?
住院证明还是出院小结?但是出院小结要出院才有;
如果员工有特殊情况,有继父母,又该怎么操作?
某民营科技企业的HR表示,该条例是针对上海市的老年人群体,陪护假到底指的是本地员工还是外地员工?“我们目前只能和员工说,先用年假折抵,后续细则出来后,我们再把年假归还给员工。但年假如果已经用完,只能先批准,企业还是以人为本,照顾员工最急迫的家庭需求。”
【服务推荐】
在上海,哪里可以提供助餐服务?哪里可以白天托养?最近的养老院在哪里?……
更多老年人的需求服务,在“随申办市民云”APP“养老助老”专区都能找得到!在这里,我们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的助老、养老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登录“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助老养老”→点击“助老养老”进入服务专区;
![]()
律师观点:
企业可以主动修改内部规章制度
增加“陪护假”
对此,上海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江三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斌律师表示,虽然细则尚未公布,但企业可以先主动修订内部规章制度,化被动为主动。如——
修订《员工手册》,增设“陪护假”专门章节,将其明确为一种独立的假期类型,与年休假、病假、事假等并列;
明确申请的流程,如申请材料、申请流程并设计标准化流程单;
企业可要求员工提供必要证明,但审核建议限于“形式审查”,切忌越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已有企业将“陪护假”加入集体合同中。记者获悉,豫园股份在刚刚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将原第四章《休息休假》第十二条:“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育儿假、丧假等权利,符合企业支付相关费用规定的,均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修改为:“员工依法享受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育儿假、丧假、陪护假等权利,符合企业支付相关费用规定的,均按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毫无疑问,这一举措,给企业的陪护假真正落地“打了个样儿”。
【服务推荐】
如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如何求助?
“随申办市民云”APP的“在线法律咨询”为你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登录“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搜索关键字“法律”→点击“在线法律咨询”进入服务页面→根据需求点击并提交咨询内容即可。
![]()
专家呼吁:
细则可增加灵活性
多方合力推动政策落地
对于实施的细则,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永强受访时建议,可在配偶双方中灵活分配陪护假的天数,以此缓解职工请假给企业日常运转带来的影响,助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如果亲生子女因特殊情况无法尽到照护责任的,可否由配偶一方承担。”
此外,在何永强看来,陪护假要想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方面是明确责任部门,政策的落地需要依靠相关职能部门或工会来监督,建议各部门间的衔接进一步畅通,对不落实的企业加强责任追究;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现实难处,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将用人单位落实制度情况与社会责任荣誉评定等挂钩,进一步减轻企业用工负担,使其有动力落实。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讨论
文章内容和配图来源:随申办综合自劳动报。转载和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