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华宝财富魔方)
张金涛,曾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证券研究和投资管理工作。2021年4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5月起任华宝大健康基金经理。
自张金涛任职以来,华宝医药生物A的收益表现在医药主题基金中位于中上游,超越了近80%的同类基金。在医药板块显著走熊时,收益表现相对较弱,近年来,将相当一部分仓位切换至创新药后,收益表现顺势攀升。整体而言,该基金防御性稍弱,但体现出较强的进攻性,颇具弹性。
以华宝医药生物为代表产品,对张金涛的投资能力展开分析,认为其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以产业周期为舵,以市值空间为锚:张金涛构建了以“产业周期”为核心,并融合“政策、产业、估值”三维度的投资框架。其核心在于精准把握全球医药行业的周期律动。他基于深度研究判断,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在过去十年研发投入的收获期,核心驱动逻辑已从“国内医保扩容”转向“全球市场份额争夺”,这使得本轮行情的级别与持续性有望超越市场普遍预期。
(2)组合构建凸显产业思维:张金涛在组合管理上展现出清晰的产业布局思路。华宝医药生物基金在创新药板块维持较高配置比例,这一超配策略直接源于其“产业周期处于收获期起点”的核心判断。他并非进行简单的行业β配置,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将仓位集中配置于未来2-3年有重磅品种上市或处于快速放量期的公司,以追求创新药行业内部的α收益。
(3)与时俱进,动态优化:华宝医药生物的市值选择、行业配置、持仓周期和集中度控制,均严格服务于张金涛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和个股市值空间的评估,展现出极强的逻辑一致性和纪律性。
张金涛通过前瞻性判断产业周期确立战略方向,再借助多维度框架进行战术层面的行业比较与个股筛选,形成了一套兼具产业格局与个股精细度的投资方法论。在当前中国创新药迎来全球性机遇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方法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华宝基金与本公司具备关联关系。
01
基金经理信息
1.1. 基金经理简介
张金涛,曾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证券研究和投资管理工作。2021年4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5月起任华宝大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宝医药生物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起任华宝创新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1.2. 管理产品简介
1.2.1. 代表产品
张金涛自2021年5月7日起开始管理华宝医药生物A(240020.OF),截至2025年9月30日,合计规模6.29亿元。
1.2.2. 代表产品净值绩效
根据招募说明书,华宝医药生物A将把握医药生物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力争在长期内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获取超额回报。自张金涛任职以来,剔除3个月建仓期后,华宝医药生物A显著跑赢全指医药指数,累计录得40.27%的正超额收益。
![]()
选取初始份额的医药主题基金(为主动权益型基金)作为同类样本进行业绩比较分析。其中,医药主题基金是指过去3年(当成立时间不满足3年时,采用成立以来)全部持仓中,持仓标的中属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医药生物和属于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医疗保健业(HSCIH.HI)的股票市值占该基金当期权益市值的比值的均值大于等于60%的主动权益型基金(即A股医药个股加港股医药个股的纯度大于等于60%的主动权益型基金)。
自张金涛任职以来,华宝医药生物A的收益表现在医药主题基金中位于中上游,超越了近80%的同类基金。与之相对的,波动等风险控制指标相对较弱。综合风险与收益,该基金在同类基金中仍处于中上游,性价比凸显。进一步划分时间区间,华宝医药生物A在医药板块显著走熊时,收益表现相对较弱,近年来,将相当一部分仓位切换至创新药后,收益表现顺势攀升。整体而言,该基金防御性稍弱,但体现出较强的进攻性,颇具弹性。
![]()
02
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分析
接下来,本文主要以华宝医药生物A为代表产品,对张金涛的投资能力展开分析,认为其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以产业周期为舵,以市值空间为锚:以“产业周期”为核心、结合“政策+产业+估值”三维度的投资框架。其核心在于把握全球医药行业的周期律动,并在当前时点坚定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于十年研发投入的收获期,驱动逻辑从“国内医保扩容”切换至“全球市场份额争夺”,行情级别与持续性有望超预期。
(2)组合构建凸显产业思维:华宝医药生物在创新药板块的配置比例长期较高,这一超配策略直接源于张金涛“产业周期处于收获期起点”的核心判断。张金涛并非进行简单的行业β投资,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将仓位集中于未来2-3年有重磅品种上市或处于快速放量期的公司,追求创新药行业内部的α收益。
(3)与时俱进,动态优化:华宝医药生物的市值选择、行业配置、持仓周期和集中度控制,均严格服务于张金涛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和个股市值空间的评估,展现出极强的逻辑一致性和纪律性。
2.1. 投资范围——以产业周期为舵,以市值空间为锚
张金涛的投资体系建立在对医药行业“五年周期”的深刻认知上。他认为,医药行业“涨三年、跌两年”的表象背后,是研发投入周期、疾病谱变迁、医保支付结构和全球专利悬崖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张金涛先生对医药产业周期的精准把握是其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其核心观点在于,中国创新药产业已从长期的研发投入期(2012-2022年)迈入成果兑现阶段,2022年后,这一转化效应开始集中显现,产业逻辑的深化将支撑行情具备更强的广度与持续性。国内方面,医保支付结构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政策鼓励与优质供给放量的双重驱动下,创新药占比提升的进程类似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产业趋势。海外方面,中国药企在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的地位发生质变,中国药企凭借其高效的研发体系和成本优势,成为全球MNC应对专利悬崖和降药价压力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明确的产业周期定位基础上,张金涛先生构建了一套系统化的“政策-产业-估值”三维度决策框架。
(1)政策维度: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显著,投资需深刻理解政策意图。张金涛动态评估医保谈判、集采、审评审批等全链条政策对细分领域的边际影响。当前政策环境对“真创新”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旨在优化支付结构、鼓励产业升级。投资应聚焦于政策鼓励或阻力最小的方向,如创新药、创新器械等,规避受政策压制或不确定性较高的领域。
(2)产业维度:聚焦于中观行业景气度与微观企业基本面的验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临床数据读出,判断产品的疗效优势与竞争格局;分析对外授权的交易金额、合作方实力及条款,评估技术的国际认可度与商业化潜力;通过季度销售收入判断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销售能力和商业化放量速度;未盈利企业实现盈亏平衡的时点,这往往是估值体系切换的重要催化剂。
(3)估值维度:通过对公司全部研发管线进行逐一建模,估算其未来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峰值,并结合权益分成比例、净利率、成功概率折价及合理的永续增长率,计算出长期目标市值。通过对比当前市值与目标市值,动态评估个股的风险收益比,动态评估个股的风险收益比、安全边际和上行空间。这一方法使其能够在市场悲观时敢于左侧布局,并在市值透支预期时果断止盈,有效克服市场情绪干扰。
张金涛的投资体系层次清晰,逻辑严谨,通过对产业周期的前瞻性判断确立战略方向,再通过三维度框架进行战术层面的行业比较与个股筛选,形成了兼具格局观与精细度的投资方法论,是其实现长期超额收益的关键。
![]()
![]()
2.2. 持股特征——组合构建凸显产业思维
张金涛的行业配置集中度极高,创新药是其组合的绝对核心。这一超配策略直接源于其“产业周期处于收获期起点”的核心判断。他并非简单追逐的行业β收益,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将仓位集中于未来有重磅品种上市或处于快速放量期的公司,以挖掘创新药行业内部的α收益。
在聚焦主线的同时,他会战略性配置与创新药紧密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例如保留约8%的仓位配置于CXO板块。其逻辑在于,CXO行业的景气度与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直接相关,是创新药产业的“卖水人”,能够提供不同于创新药的业绩确定性和现金流模式,作为组合的补充和风险对冲。
与市场对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的刻板印象不同,张金涛强调在创新药投资中需要动态调整。他明确指出,本轮创新药行情并非“强者恒强”,不能简单持有龙头股不动。他的平均持仓周期约为1-2年,与其对一家公司市值空间的评估周期相匹配。当一家公司的市值接近或达到其测算的目标区间时,他会逐步减持,并将仓位切换到市值空间更大的新标的上。
张金涛的持股特征是其深度产业研究框架在组合管理上的直接映射。其市值选择、行业配置、持仓周期和集中度控制,均严格服务于其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和个股市值空间的评估,展现出极强的逻辑一致性和纪律性,其卖出决策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市值达到或超过其测算的目标空间;二是公司的核心逻辑被证伪,如临床数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
![]()
![]()
2.3. 操作特征——与时俱进,动态优化
张金涛始终保持较高股票仓位,认为在医药这类结构性行情显著的行业中,通过仓位择时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极大,远不如精选个股。例如,在2024年市场悲观时,他并未大幅降仓,而是通过调整持仓结构来应对。
组合的换手率主要来自对非核心持仓的优化调整。前十大重仓股一旦确立,除非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否则会保持相对稳定;而占组合约20%的尾部仓位,则用于密切跟踪和试探性布局新的产业方向及潜在黑马。这部分仓位调整相对频繁,目的是保持对市场前沿的敏感度,并为未来可能的重仓股储备标的。
其持仓集中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产业阶段动态调整。在产业周期初期,因不确定性高,他采用相对分散的策略;随着产业趋势明朗、龙头公司确定性增强,持仓集中度逐步提升至60%左右。他认为在研发创新期,行情并非“强者恒强”,需动态审视和更换龙头标的;但预计在2028年后的“商业化阶段”,持仓将高度集中。
![]()
![]()
03
总结
张金涛,曾在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证券研究和投资管理工作。2021年4月加入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5月起任华宝大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宝医药生物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2月起任华宝创新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张金涛自2021年5月7日起开始管理华宝医药生物A(240020.OF),截至2025年9月30日,合计规模6.29亿元。自张金涛任职以来,华宝医药生物A的收益表现在医药主题基金中位于中上游,超越近80%的同类基金。与之相对的,波动等风险控制指标相对较弱。综合风险与收益,该基金在同类基金中仍处于中上游,性价比凸显。进一步划分时间区间,华宝医药生物A在医药板块显著走熊时,收益表现相对较弱,近年来,将相当一部分仓位切换至创新药后,收益表现顺势攀升。整体而言,该基金防御性稍弱,但体现出较强的进攻性,颇具弹性。
以华宝医药生物A为代表产品,对张金涛的投资能力展开分析,认为其有以下几点特征:
(1)以产业周期为舵,以市值空间为锚:张金涛构建了以“产业周期”为核心,并融合“政策、产业、估值”三维度的投资框架。其核心在于精准把握全球医药行业的周期律动。他基于深度研究判断,中国创新药产业正处在过去十年研发投入的收获期,核心驱动逻辑已从“国内医保扩容”转向“全球市场份额争夺”,这使得本轮行情的级别与持续性有望超越市场普遍预期。
(2)组合构建凸显产业思维:张金涛在组合管理上展现出清晰的产业布局思路。华宝医药生物基金在创新药板块维持较高配置比例,这一超配策略直接源于其“产业周期处于收获期起点”的核心判断。他并非进行简单的行业β配置,而是通过深度研究,将仓位集中配置于未来2-3年有重磅品种上市或处于快速放量期的公司,以追求创新药行业内部的α收益。
(3)与时俱进,动态优化:华宝医药生物的市值选择、行业配置、持仓周期和集中度控制,均严格服务于张金涛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和个股市值空间的评估,展现出极强的逻辑一致性和纪律性。
他通过前瞻性判断产业周期确立战略方向,再借助多维度框架进行战术层面的行业比较与个股筛选,形成了一套兼具产业格局与个股精细度的投资方法论。在当前中国创新药迎来全球性机遇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方法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04
附录
![]()
![]()
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基金经理管理其他产品的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华宝基金与本公司具备关联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