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能源格局生变:
页岩油熄火,油砂逆袭!
Worldoil网 11月17日报道
![]()
加拿大油砂产业复苏五大看点
![]()
1.破纪录产量与新市场
跨山管道扩建推动产量突破纪录(2030年达600万桶/日),成功打开亚洲关键市场。
2.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
油砂企业股价涨幅超全球指数三倍;美国机构持股比例从40%升至65%。
3.成本优势显著
因自然递减率极低,北美五大低成本石油巨头中四家为油砂生产商。
4.价格折价收窄
重油相对美国基准油价折价收窄至10-12美元/桶(原超30美元),盈利能力提升。
5.产业格局优化
国际油企退出促使行业整合,形成高效运营格局,奠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
![]()
长期笼罩在美国页岩油光环下的加拿大油砂产业,如今正迎来强劲复苏。
当前,该国原油产量屡创新高,头部生产商股价大幅攀升,美国机构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推动行业向好的关键因素十分明确:新扩建的跨山输油管道成功将加拿大原油输送至关键的亚洲市场,突破了多年来制约产量与压制油价的运输瓶颈。
随着管道全面投运,加拿大原油产量已于6月创下历史纪录。蒙特利尔银行预测,到2030年,日产量将再增30万至40万桶,达到600万桶水平。与此同时,四大油砂龙头企业——帝国石油、森科能源、塞诺沃斯以及去年11月被其收购的梅格能源——股价表现尤为亮眼,过去一年平均涨幅最高达到标普全球石油指数的三倍。
尽管全球原油供应过剩持续压制市场价格,但跨山管道的扩建显著改善了加拿大重油的定价水平。当前其相对美国基准油价的折价已收窄至每桶10-12美元,较此前动辄30美元以上的折价幅度大幅改善。据蒙特利尔银行数据,在此背景下,美国机构投资者对油砂企业的持股比例已从十年前的40%攀升至65%。
这一积极态势反映出国际原油市场的深刻变革。随着二叠纪盆地等美国主要页岩油产区产量见顶,投资者正将目光转向北方的加拿大。这里不仅能提供持续数十年的稳定原油供应,其低廉的生产成本更足以抵御国际基准油价的剧烈下挫。
当前景象与十年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页岩油繁荣与欧佩克增产导致油价暴跌,包括壳牌、康菲石油、道达尔能源和雪佛龙在内的国际能源巨头纷纷出售在加资产,使产业逐步集中于少数本土生产商。恩维鲁斯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迈克尔·伯杰(Michael Berger)指出,这一过程反而推动了行业效率提升。
蒙特利尔银行分析师兰迪·奥伦伯格(Randy Ollenberger)强调,与必须持续钻探新井以维持产量的美国页岩油商不同,油砂产量的自然递减率要低得多。因此,北美地区成本最低的五家大型石油公司中,油砂生产商已占据四席。"企业无需持续投入资本抵消产量递减,"他解释道,"只需投入资金维护生产设施,这构成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翻译 | 黄小倩(微信部)
审校 | 许婷婷(微信部)
编辑 | 黄小倩(微信部)
注:图片来源网络
![]()
![]()
微信号丨能源舆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