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苏-75属于轻型隐身战斗机,很像一架换壳米格-21,但是,它的价格和性能在书面上很吸引第三世界国家注意:尤其是追求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所以,俄罗斯航空工业一直拿他钓鱼:
![]()
近日,迪拜航展上,苏-75又出现无人版本:号称可以作为苏-57/75的伙伴僚机,也可以独立作战—概念上还是挺不错的,只是它也继承了苏75的缺陷—俄罗斯航空工业的乏力可见一斑!
![]()
其实,俄罗斯航空工业原本也有自己的隐身无人机:S-70重型无人机!该机重约20吨,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400公里,航程约为6000公里。该无人机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与有人驾驶战斗机搭配而“量身定制”,可以作为俄空天军苏-57隐形战斗机的“忠诚僚机”,包括执行前出侦察、高风险对地打击等各种任务—可是,它被乌克兰人击落了,并且让北约和美国研究透—这说明它的技术缺陷严重;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提到,作为当前俄军最先进、保密程度最高的隐形无人机,“猎人”无人机为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和减少研制难度,大量采用与苏-57隐形战斗机相同的设计和部件—说明苏-57在美国、北约网络信息战面前,所谓的隐身堪忧啊……
![]()
![]()
现在,苏-75隐身无人机同样采取S-70 的设计思路:那么,苏-75有人隐身战斗的缺点无法改正,可能还会被放大—俄罗斯航空工业急于将它推出市场,似乎没有时间考虑(还是没有能力)了;
![]()
![]()
对于俄罗斯航空工业而言,中国的9.3大阅兵过于刺激:中国一下子拿出多款隐身无人机,此后,中国官媒又透露出三军通用的攻击-11/21无人机入役的消息这让俄罗斯情何以堪呢?急于求成的俄罗斯只能先拿苏-75隐身无人机应急!
![]()
中国的隐身无人机侧重的一点就是尽量克服有人战斗机的缺点,尽量利用模块化、信息化、高隐身化取得“有人-无人”全域战优势:针对战场态势,它们可以具备模块升级、快速改造、后勤通用等特性,说白了,就是为实战而生,并非哗众取宠的展览机!
![]()
与俄罗斯隐身无人机不同的是,中国各种无人机机型在实战中不断磨练:它们面对的都是全球最顶尖的电子战、防空、空战环境,虽然没有发生过热战,可是期间的中美空中残酷较量、中国隐身战斗机拦截F-35等过程和结果远超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认知,中国获得的经验教训也远非乌克兰战场可比—中国将它们应用于隐身无人机的改进—中国航空工业累积起来的实战化能力全球领先;
![]()
至于无人机弹药,中国更加是全球顶级:各种中式无人机弹药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各个战场得到极致应用,中国隐身无人机充分吸收它们的战场经验—这也是俄罗斯航空工业无法企及的高度;
![]()
因此,庞大机身的苏-75隐身无人机对中国的出口市场威胁不大:俄罗斯还要对付各种制裁,中东国家已经放弃多个俄制武器合同。最现实的沙特、阿联酋已经开始在中国协助下量产中国无人机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