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辉煌疗效的背后,竟是触目惊心的......
撰文:医学界报道组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传统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有限,而药物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等新型抗肥胖药物的推动下,肥胖治疗进入了新纪元。
新型肥胖药物的疗效令人鼓舞,然而,它们的真实世界表现究竟如何?为何在初级医疗中依然难以广泛推行?除了减重,药物又如何重塑患者的生命轨迹?本文将基于2025年美国肥胖周的最新洞察,为您逐一解析。
真实世界数据全景图:疗效显著,但依从性差
真实世界数据在评估药物疗效、安全性和使用模式方面具有独特价值。Triveta公司的健康数据平台覆盖美国三分之一人口,整合了来自30个医疗系统的电子健康记录,每日更新,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和代表性。
根据其监测报告,自2018年至2025年,GLP-1RA类药物处方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覆盖约12%的美国人口。然而,处方并不等于患者实际用药。数据显示,糖尿病适应症患者的药物领取率显著高于肥胖适应症患者,提示药物短缺、保险覆盖不均仍是影响患者获取的关键障碍。
在疗效方面,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替尔泊肽组有42%的患者在一年内实现15%以上的体重减轻,且非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幅度更大[1]。
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与后续发表的SURMOUNT-5试验[2]高度一致,验证了真实世界证据在加速药物疗效评估方面的潜力。尽管其不能完全替代随机对照试验,但在快速变化的药物领域中,它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
然而,停药率居高不下是GLP-1RA类药物面临的严峻问题。数据显示,患者停药原因多样,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药物可及性、经济负担等。技术分析后发现,患者停药原因高度个体化,进一步凸显了个性化随访与支持的必要性。
此外,GLP-1RA类药物在非传统适应症中也展现出潜力。一项正在同行评审的研究发现,使用GLP-1RA的患者酒精使用障碍相关住院风险下降,提示这类药物可能在成瘾行为干预中发挥作用。
初级医疗现实困境:药物应用不足,但患者需求迫切
尽管肥胖药物疗效显著,其在初级医疗中的使用率仍然极低。多项研究显示,仅有约1%-1.4%的合格患者,接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肥胖药物治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初级医生缺乏系统的肥胖医学培训。调查显示,仅少数医生自信能使用动机性访谈等技术,多数人对患者减重意愿的估计远低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治疗悲观主义”。
其次,门诊节奏快、时间紧,使得系统评估难以展开。初级医生在面对多病共存的患者时,时间有限,难以在常规门诊中深入讨论体重管理。此外,腰围测量等基本评估工具也因流程繁琐而常被忽略。
为应对这些挑战,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开展了一项基于“5A”策略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试点研究。该系统整合了预访问卷、智能提醒、订单套餐和随访安排,旨在降低医生认知负荷,提升肥胖治疗的整合度。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该工具的医生在自我效能、行为咨询和药物讨论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图1)。患者问卷完成率约20%,其中超过半数表达了对体重管理的兴趣。医生反馈称,工具“易于使用”“适合初级医疗场景”,尤其赞赏问卷中的患者意愿数据。
![]()
图1 使用工具3月后的评估
然而,该系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动文档功能使用率低、部分患者未被系统识别等。此外,药物短缺与保险覆盖问题仍是影响实际处方的重要因素。
未来,肥胖治疗的初级医疗整合可能需要多模式策略,包括:
专科就诊机制:如设立肥胖诊所或专职护士导航员;
团队协作模式:由护士、药师、营养师共同参与;
医保政策支持:简化事前授权流程,扩大药物覆盖范围。
上述策略的共同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协同支持系统。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治疗旅程中最为关键的视角——患者本人的经历与需求。
患者视角下的肥胖治疗:心灵与体重的共同重塑
在肥胖治疗中,患者声音常被忽视,然而其经历却是理解治疗障碍与动力的关键。Michelle Rouse作为约翰斯·霍普金斯的项目协调员,同时也是一名接受GLP-1RA类药物治疗三年的患者,她的经历揭示了肥胖背后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维度。
Michelle成长于加勒比移民家庭,文化中将“肥胖”与“幸福”“富足”紧密联系,拒绝食物被视为拒绝亲情。这种文化背景使她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建立健康的饮食认同。尽管多次尝试减重,效果均不持久。直至她在病历中看到“病态肥胖”一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词像一记耳光打在我脸上。”她回忆道。体重突破307磅后,她开始使用GLP-1RA类药物,并配合饮食调整与运动,迄今已减重70磅(图2)。她强调,减重不仅是体重的下降,更是自我认同、身体形象与生活质量的整体重建。
![]()
图2 Michelle减重70磅的经历
作为项目协调员,她将个人经历融入患者支持中,强调“不评判、不教导,而是陪伴”。她指出,许多患者在来到诊所之前,曾在医疗环境中遭遇羞辱或忽视,因此建立信任、尊重患者自主权至关重要。
她的经历也推动她参与政策倡导。2024年,她在马里兰州议会作证,支持将肥胖药物纳入医疗补助覆盖范围。尽管法案未通过,但她坚信,推动政策变革是保障公平获取的关键。
她的故事提醒我们,肥胖治疗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涉及文化、心理、社会与经济多个层面。唯有将患者置于治疗中心,才能实现真正的疗效与持久改变。
结语
肥胖药物治疗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十字路口。真实世界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药物疗效与使用模式的宏观图景;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展示了提升初级医疗肥胖管理能力的潜力;而患者叙事则深刻提醒我们,治疗的核心是“人”而非“数字”。
未来,我们需要在数据驱动、系统支持与人文关怀三者之间找到平衡,推动肥胖治疗从“药物中心”向“患者中心”转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肥胖作为慢性病的全程、全域、全人群管理。
参考文献:
[1].Chen K, Shen Z, Gu W, et al.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Nov;25(11):3390-3399.
[2].Aronne LJ, Horn DB, le Roux CW, et al. SURMOUNT-5 Trial Investigators. Tirzepatide as Compared with Semaglu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N Engl J Med. 2025 Jul 3;393(1):26-36.
责任编辑丨蕾蕾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