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雅加达11月18日电 专访丨中国减贫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访印尼人口流动部部长伊夫提塔赫
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李富玉
印度尼西亚人口流动部部长穆罕默德·伊夫提塔赫·苏莱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减贫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印尼借鉴,印尼希望加强与中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10月份才访华的伊夫提塔赫回顾了中国之行的收获,并介绍了印尼人口流动、扶贫发展的实践和愿景。他说:“我走访了上海市和湖北省多地,了解到中国在移民安置、脱贫乃至大飞机生产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可以说,每到一处,我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伊夫提塔赫表示,他零距离见证了中国扶贫和发展的巨大成就,并将其“成功密码”归结为重视教育、因地制宜、强有力的领导,且有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湖北宜昌许家冲村和官庄村通过数十年的自身努力,加上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使村民走上富裕道路。
“如果这些经验能够在印尼得到有效推广,我相信印尼也能以更快速度摆脱贫困。”伊夫提塔赫说,“有人说,印尼的贫困率很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有2.85亿。好吧,请看看中国,拥有14亿人口却消除了绝对贫困,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开脱?”
要想富,先修路。伊夫提塔赫对基础设施建设在减贫中的作用深有体会。他说:“在北马鲁古省的哈马黑拉岛,以前当地人将椰子运输出去需要8个小时,但现在道路基础设施改善后,只需1到2个小时,生产力提高了,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不再被视为成本,而是被视为提高生产力的投资。这就是我从中国学到的做法和经验。”
伊夫提塔赫说,印尼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中国有资金、技术、市场,以及活跃的企业家群体。他在武汉杂交水稻基地看到优质稻种可以使产量翻番,于是决定邀请中国专家来印尼实地考察,希望中国先进的杂交水稻技术能帮助印尼落后地区的农民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脱贫。
“我们合作潜力巨大,而且我相信这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中国企业扎根印尼,为当地民众创造就业机会,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印尼人爱上中国。”伊夫提塔赫说。(新华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