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人涌入背后:日本的人口困局与中国的警惕

0
分享至

印度人涌入背后:日本的人口困局与中国的警惕

最近,大量印度人涌入中国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空气中也弥漫着浓郁的咖喱味。其实不仅中国,邻国日本近期也因印度人引发热议——日本民众对印度人诸多吐槽,政府却像抓住救命稻草般,计划投入10万亿日元引进50万印度年轻人。

这一切的根源,要从日本的人口危机说起。如今的日本,老龄化已严重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便利店收银台后是拄着拐杖的银发老人,动作迟缓得让人不忍催促;出租车司机戴着厚厚的老花镜,需凑近屏幕才能看清导航;餐馆里上菜的是70多岁的老奶奶,端盘子的手微微颤抖。整个国家仿佛一台运转了几十年的旧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吱呀作响,透着深深的疲惫。

这种疲惫最直观的体现是人口的持续萎缩。2025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儿仅33.9万,死亡人数却高达83.7万,相当于每出生1个婴儿,就有2.5人离世。更严峻的是,全年人口预计净减近100万,相当于一座广岛市凭空消失。这只是开始,到2030年,日本劳动力缺口将达600万,医院缺医护、工厂缺技工、养老院缺护工,甚至IT公司都招不到程序员,养老院里出现“老人照顾老人”的荒诞场景。

被逼到绝境的日本,只能打开移民大门,而印度成为了他们选中的“救星”。选择印度,日本其实别无他法:印度人口超14亿,平均年龄仅28岁,比日本的49岁整整年轻一代人;更关键的是,印度每年有几十万理工科毕业生,英语好、懂计算机、能吃苦、肯加班,在日本政府眼中,这无疑是一座行走的“人口金矿”。

但这一政策遭到了日本民众的强烈反对。日本人骨子里的排外情绪,加上对多元文化的戒备,让他们对引进印度人充满担忧。看着欧洲的现状——英国首相是印度裔、法国街头遍布非洲裔、加拿大快成“印度第二”,很多日本人直言“要完蛋了”。东京、大阪本就拥挤,再涌入几十万外来人口,房租、物价、交通压力将急剧攀升,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文化冲突更是难以避免。如今在东京银座,浓郁的咖喱味已隐约盖过寿司的清香,保守派担心这种变化会彻底改变日本的本土特色。

日本政府也有苦难言:机器能替代部分劳动力,却无法替代全部——AI会写代码,但不会照顾老人;机器人能炒菜,却没法哄孩子。当社会严重缺人时,国家只能像企业一样“对外招聘”。但他们心里清楚,引进印度人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日本人口危机的根源,在于生养孩子的成本过高: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费1500万日元(约合75万人民币)。年轻人面临着工资不涨、物价飞涨、房价高企、通勤时间长、教育竞争激烈等多重压力,日本女性更是夹在了你职场和家庭之间,生育往往意味着职业生涯的中断,导致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不婚不育。这种高理性、低欲望的社会风气,正在慢慢吞噬日本的未来。

雪上加霜的是,二战后日本就出现了海外移民浪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十万人移民巴西、秘鲁,如今这些地方形成了成熟的日裔社区,反而吸引着日本年轻人继续外流,这让日本对印度劳动力的需求更加迫切。

大量引进印度人后,日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看看其他国家的例子或许能找到答案:加拿大温哥华的沙滩上出现随地大小便的痕迹,英国莱斯特成了“小印度”,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前常有跳宝莱坞舞蹈的人群,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下非洲裔青年成群,德国柏林地铁里阿拉伯语交谈声盖过德语。

这些场景,已经在日本悄然上演。或许几十年后,东京街头会飘满咖喱香,寿司和咖喱会融合成新菜品,日本爱情片里也会出现印度裔男主角,那时的日本或许还叫日本,但内核早已改变。

说到这里,看似在讲日本,实则是在警示中国。正如开头所说,印度人不仅往日本跑,也在大量涌入中国。今年一季度,印度来华人数暴涨320%,这背后既有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全球人口流动的趋势。

日本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既要关注印度人大量涌入带来的影响,更要正视自身的人口问题。解决好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痛点,增强社会的内生动力,才是比引进外来劳动力更根本的办法。毕竟,一个国家的未来,终究要靠自己人来撑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中国和平统一超级重大机遇已经出现

纯科学
2025-11-17 15:05:25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炸锅:放过我们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炸锅:放过我们

刘旷
2025-11-18 18:11:12
多地临时停课!疾控提醒: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

多地临时停课!疾控提醒:尚无特效治疗药,这类人特别注意

王誙自驾
2025-11-17 16:58:26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8800万镑砸向皇马!曼城瞄准20岁新星,瓜帅钦点德布劳内接班人

8800万镑砸向皇马!曼城瞄准20岁新星,瓜帅钦点德布劳内接班人

夜白侃球
2025-11-18 10:31:35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官媒锐评张伟丽挑战失败,言辞犀利,释放3大信号,体坛风向变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18 17:08:16
哭灵人李美珍:一场3000,跪出两套房一辆车,却没人敢碰她

哭灵人李美珍:一场3000,跪出两套房一辆车,却没人敢碰她

君好伴读
2025-10-30 14:41:42
罗志祥确诊微笑抑郁症,2年前已写好遗嘱,收养了经纪人的2个孩子

罗志祥确诊微笑抑郁症,2年前已写好遗嘱,收养了经纪人的2个孩子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5-11-18 17:41:42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全运夺冠后,央视多次点名王曼昱,释放两大信号,孙颖莎说对了

全运夺冠后,央视多次点名王曼昱,释放两大信号,孙颖莎说对了

仙味少女心
2025-11-19 01:42:08
苹果 CEO 又穿球鞋!这次是「闪电倒钩」!

苹果 CEO 又穿球鞋!这次是「闪电倒钩」!

FLIGHTCLUB中文站
2025-11-17 12:05:08
为什么在传统中国,“人类独立”精神似乎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在传统中国,“人类独立”精神似乎是不存在的?

尚曦读史
2025-11-12 10:43:22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校谈史
2025-11-14 16:38:17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长荣货轮入天津港被拒?帮美运坦克入台!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长荣货轮入天津港被拒?帮美运坦克入台!损失惨重苦不堪言

趣文说娱
2025-11-18 16:42:17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已婚女员工陪酒身亡身上还有老板体液?!她肚脐下青紫痕迹值得深挖…

浪花妈妈
2025-11-17 23:40:50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2025-11-19 03:19:00
流苏晚晴 incentive-icons
流苏晚晴
爱分享的小仙女
11464文章数 68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家居
手机
本地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系列平板“PC多屏协同”功能正式回归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