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东亚第一内卷国,被印度人搞“破防”了?

0
分享至

来源:虎嗅APP


听说日本准备引进50万印度人后,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假新闻,绝对的假新闻。”

但只要翻开日本报纸,我们就会发现标题赫然写着:

日印人才交流行动计划,5年50万人。


这个新闻可以说瞬间引爆了全球互联网,主要是日本和印度的反差实在太大,可以擦出的火花也实在精彩:

全世界最爱干净的国家 VS 最不爱干净的国家;

全世界最不爱生孩子的国家 VS 最爱生孩子的国家;

日本的街头没有垃圾桶是因为日本人不需要垃圾桶,印度的街头没有垃圾桶也是因为印度人“不需要”垃圾桶......

一时间全球网友都在幻想:未来的日本遍地都是印度人。

未来的日剧,不会变成这样吧:


至于未来的日本动漫,可能是这个样子:


中文互联网甚至诞生了一个著名句式:这是真把日本人当日本人在整啊!

不过以上互联网段子其实都带着娱乐化色彩,仔细去读了下政策原文,我恍然大悟:

日本是真缺人,但引入印度劳工的决定并非互联网想象中那般疯狂。

首先,这个“引进50万印度人”的决策公布于今年印日年度峰会上。按照原文的意思,是为了获得理工科的高度人才,助力日本经济,所以印日两国设定了未来五年双向人员交流超过50万人的目标。

注意这里的措辞是“双向的人员交流”。

也就是说,这50万人是双方互相来往的人次,而非引入的移民人数。

而这里面明确指明了:将从印度向日本输送5万名高度人才。

是的,实际数量其实是5万名。


但即便如此,日本民众们看到“50万印度人”的瞬间,就已经坐不住了。

网上的反对声浪一波接一波,其中不乏过激的声音:

“无语,是想把日本变成第二个印度吗?”


“50万印度人好恐怖!最近还发生了被印度人性侵的新闻......这样下去日本会变成强奸大国吧。”


“印度人能好好遵守日本的规矩吗?一想到电车里都全是香料味臭得要死,口罩成了必需品什么的,真受不了啊!”


“50万印度人也太可怕了,如果真的来了的话,希望能划分出一个只有日本人的地区。”


日本网友的反对情绪,并非凭空出现。

近年来,日本发生层出不穷的外国人犯罪事件,也导致最近各地的反移民游行如火如荼。

有日本女性在街头哭着演讲,大喊“这样下去日本也会变成强奸大国的”。

一位日本男性在游行队伍中演讲,说自己虽然在印度住了16年,但还是不能接受在日本和印度人一起生活。

视频中该男子情绪激昂,周围更是一片叫好之声。


引入印度劳工的消息,为什么会让日本人有这么大反应?

难道日本离沦落为“印本”真的不远了吗?

日本,已经被印度人“占领”了?

先来看图猜国家,猜猜下图是印度还是日本?


恭喜你猜对了,这是被印度人“占领”的日本。

这种铺天盖地的印度人群聚场面,在碰上印度节日的时候,很容易在日本街头看到。

不仅仅是东京街头,还有大阪街头:


日本别的市也同样能目睹到这种“印山印海”。

网友:说好的日本是无“印”良品呢?


日本网民们自己也调侃,未来的日本国旗怕是这样的:


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和武器无关,和人种有关:


玩笑归玩笑,这的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印度的移民在全世界高达350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人口。

靠生孩子占领地球,对印度人来说的确不是梦。

首当其冲沦陷的,是咱们著名的有“印拿大”之称的加拿大。

根据2021年的数据,印度裔的人口占了加拿大人口的5%,比黑人和华裔都多,在加拿大的单一族裔群体中属于最大。

印度裔不仅与加拿大原住民人口规模几乎相当,并且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体人口增速。

于是一到印度节庆,你就会看到加拿大街头被印度人堵得水泄不通。

连加拿大总理都得跟着一起嗨。

甚至在加拿大街头,还竖起了一尊高达16米的印度猴神“哈奴曼”的神像,搞得加拿大人纷纷破防。


加拿大政坛选举也一起被攻陷:2025年安大略的省选中,印度裔再创新高,高达37人。


去加拿大留学的中国留子们,本以为自己留洋了,结果到了小组作业时一看:

4个印度人加自己,那一瞬间以为自己在印度留学。


除了“印拿大”,被印度人攻陷的国家还比比皆是。

时尚法国又如何,印度人来了,巴黎也得变德里:


纵观世界政坛,英国首相有印度裔背景,美国副总统也是印度裔,甚至是华人占七成的新加坡,总统也曾经是印度裔。

就连爱尔兰,也选出过印度裔的总理利奥·瓦拉德卡。


但是!言归正传,或许众多国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小印度”,但这绝不包括日本。

事实上,日本离成为“印本”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截至2024年12月,在日印度人是53974人。这个数字放进日本整体的外国人口里完全算不上什么——日本到2024年末的外国人在376万人左右,印度人只占1.4%左右。

从在日外国人的数量上来说,排在印度人前面的,有尼泊尔、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韩国等无数个国家。

至于排名第一的国家,相信大家都猜到了。

没错,放眼整个地球,论其无处不在的移民力和顽强的生存力,能和印度人媲美的——只有中国人。

要知道,在日中国人高达87万。也就是说,每5个外国人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日外国人的数量,的确每一年都在增长。

而随之一起增长的,是日本民众的恐慌和怨气。

外国人抢占就业机会,导致日本治安恶化、犯罪率上升等话题,是日本网络当下极具流量的话题。

日本人在网上日复一日地呼喊着:“日本已经被外国人占领了”“日本人交的税全拿去养外国人了”。

虽然实际犯罪率或福利受领率并未真的大幅上涨,但对于单一民族的岛国日本来说,民众对于“外国人在抢工作”“文化在被稀释”的恐慌是真实且不容忽视的。

这一点也非常精准地映射在了日本政治上——政治家们开始将排外情绪兑换成选票。

比如成立于2020的新兴政党参政党,就打着“日本优先”旗号,大肆宣传自己“反对移民,限制外国人”的主张。

这种战术非常有效,在 2025 年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参政党从原有的1席猛增到 14 席,成为在野势力中席次增长最快、位居前列的政党。

如果声称“反移民”就能讨大众欢心,那没人想和民声对着干。

新上任的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同样在竞选期间,通过主张“限制外国人劳动者”来争取保守选民。

但——不爽归不爽,情绪发泄完了,现实问题还是摆在眼前,毕竟日本缺人是真的。

政治家们或许可以在争选票的时候高喊“驱逐外国人”,但真当选了,还是得愁劳动力的问题。真把外国人全赶出去了,日本才是真的完了。

印度人的大量引入虽说还只是纸上谈兵,但变成现实只是迟早的事情。

但,为什么偏偏是印度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日本的移民理念说起。

日本:欢迎打工,不许落户

日本在事实上依赖移民,却在制度上拒绝承认自己是移民国家。

在多数移民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移民”是一种身份:可以凭一定条件转为永久居留甚至公民。

但在日本,“移民”不是法律上的类别。

来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拥有一张“在留卡”。这张卡相当于外国人在日本的身份证,而卡上明确写明了你的“在留资格”。

入境的外国人,全都按照“在留资格”来分类和管理。“在留资格”不代表身份,而是“你在日本做什么”。比如:留学、技术、人文知识、技能实习、特定技能、高度专业职和永住者。一句话总结来说就是:

你对日本社会能带来的用处,决定了你能留在日本的时长。


日本政府是很精明的,直接通过签证制度把外国人“分层管理”:

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外国人,允许长期留下甚至定居。

而廉价劳动力,只能短期工作。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发明出来的“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

这个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打着“将技能教给发展中国家”的幌子,从中国、越南等国家引入劳动力,美名其曰为“技能实习生”。

虽然日本声称这些外国人将在日本学习先进技能,然后回去发展自己国家。但实际上,这些“实习生们”几乎都在日本从事毫无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 且不能带家属,不得自由更换工作,最多停留5年。

5年一过,一个身强体壮的廉价劳动力被消耗殆尽,遣送回国。

用人不留人,是日本对待外国人的精髓。

唯一允许留下的,只有在白领岗位的外国人。

这部分高技术人才,能够助力日本的发展,且因其高素质高学历,被判定为“不会给社会添麻烦”。

而那些稍微会点日语、有点技能的外国人,大多会流向服务业:去饭店里端茶递水、去养老院给老人端屎擦尿......好用不说,还不会“抬高市场工资”。

至于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们,干脆打包统一管理——住在狭小的公司宿舍,除了卖劳力就是睡觉,也不必学日语,反正与日本社会几乎零接触,天天加班,签证一到期就得回国。

虐待、工伤、死亡的案例也在这部分底层外国劳动力中频发。

就这样,日本政府通过签证制度让外国人分层,既维持了劳动力供应,又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移民带来的冲突。

日本缺人吗?缺。

但它缺的,是能填上老龄化空洞的劳动力,而不是新国民。

清晰地分好了自己缺哪些人后,剩下的,就是去不同国家进货了。

深陷老龄化的日本,正在亚洲巡回“选妃”

如果你生活在日本的大街上,你每天会接触到不少外国人:

便利店里操着带口音日语的尼泊尔人收银员,药妆店里熟练用中文服务游客的中国人店员,建筑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皮肤被晒得黝黑的越南年轻工人,甚至在餐馆厨房、物流仓库、护理机构、农业田地中,都能见到肤色各异、来自各国的身影。

来自不同地方的外国人,在日本社会有着属于自己的金字塔层。

最上层的自然是欧美人,人数极少,集中在教育、时尚、国际行业,是日本国际化的象征性存在。

说白了,是用来充面子的。

往下走,是由于历史原因定居在日本的部分韩国人,以及二战后回流到日本的日侨后裔“日系巴西人”。他们虽然已经融入日本社会,但又未得到完全的接纳,可以称为“半个日本人”。

再往下,就是相对来说暂时受到日本青睐的印度人。

为什么?

因为日本目前面临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领域,其实并不是蓝领,因为来自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外国人已经足够填补这部分空缺。

日本现在最缺的,是 IT、半导体、AI、工程、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人才。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数据,到 2030 年,日本 IT 人才缺口预计超过 79 万人,而与之相对的,是日本本国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

但印度,恰恰是全球 IT 人才的最大输出国。

每年培养约 150 万名工程师,IT 外包产业成熟。而且印度企业早就和日本大企业合作,为日企提供系统维护、AI 模型开发等服务。

最重要的是,印度人普遍英语好、算法强、薪资成本低于欧美。

对日本来说,印度是最能“立刻补上数字化短板”的国家。

当然了,日本青睐的不是“印度人”,而是立马就能开始工作的印度工程师。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日印度人数并不多,且接下来的引入也限定在5万这个数字里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在日的中国人呢?

作为数量极其多,多到日本人都害怕的群体,在日中国人和日本社会的关系,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

相爱相杀。

从留学生群体到劳动力补充,从投资者到研究人才,中国人盘踞在教育、零售、贸易、IT、学界、餐饮各个行业,是日本社会“最熟悉的外国人”。

勤奋且数量庞大的中国人,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劳动力的同时,更是成了消费支柱。

但同时也引起了日本人最深的竞争与焦虑。

金字塔再往下,是从事护理、照护、家政等稳定行业的菲律宾人。

然后是从事农业渔业、建筑、制造业的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人。他们贩卖着劳力,几乎很难获得永住的机会,被统一管理,与日本社会脱节。

而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无疑是那些通过非正规渠道,又或者支付了高昂的语言学校学费,利用2年的留学签证在日本打零工的外国人。

他们往往来自尼泊尔、孟加拉、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被视为影响日本治安的潜在风险人群。

如果要诙谐比喻的话,日本就像在亚洲巡回选妃:

这个貌美,这个家世好,那个能干活......全部按照其“可利用性”引进来。

但是宫中新人是一批一批,换了一代又一代,能长久留下来的,仍是凤毛麟角。

严格说来,日本绝非是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而是一个“精密的外国人分割机”:

它把印度人当合作伙伴,把中国人当竞争对手,把越南人当廉价劳动力,把菲律宾人当看护者,把尼泊尔人当临时帮手,把欧美人拿来充面子。

每一种外国人都被分配了可接受的距离——有的被请进会议室,有的被安置在工厂,有的被困在养老院和温泉酒店。

新闻里的5万、50万人只是一个数字。

说到底,日本并非真的向印度打开国门,而是在挑选能为它“修门”的人。

这不过是一个老龄化国家,为了延长自身生命线所做的最现实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哈佛深红》丨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追求中国女性时,爱泼斯坦是他的“僚机”

《哈佛深红》丨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追求中国女性时,爱泼斯坦是他的“僚机”

邸报
2025-11-18 10:03:34
U22中国0-0乌兹别克斯坦U22无缘冠军,汪士钦报复推人染红

U22中国0-0乌兹别克斯坦U22无缘冠军,汪士钦报复推人染红

懂球帝
2025-11-18 21:33:16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特朗普竟然给克林顿吹过箫?!美国官方公开文件无意间泄露天机,特朗普被玩坏了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23:38:26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最新民调出炉,国民党支持率飙升;郑丽文提“一国两区”,不简单

时时有聊
2025-11-18 19:55:39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刚刚,日本政坛传来最新消息,高市早苗又闯大祸:开响反华第二枪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8 19:25:22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A股最低3926:股民准备,不出意外,明天,11月19日,可能这样走

A股最低3926:股民准备,不出意外,明天,11月19日,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18 16:01:45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16:44:49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中组部:公职人员退休后未经批准经商(包括当律师)的,不再保留党政机关退休金等待遇

新浪财经
2025-11-18 12:46:38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北京队上海队成功会师决赛

全运会乒乓球男团半决赛:北京队上海队成功会师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11-18 20:02:29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假存款单租奔驰,连父母都是演员!湖北小伙被骗婚案一审开庭,被女方一句话“气笑了”

潇湘晨报
2025-11-18 12:30:17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9 00:42:03
上位靠睡、赶走原配!刚拿金鸡奖影后的宋佳,私生活传闻有多离谱

上位靠睡、赶走原配!刚拿金鸡奖影后的宋佳,私生活传闻有多离谱

萧鑟科普解说
2025-11-18 10:02:39
刘强东三亚敬酒爆火:豪气干一壶酒,这才是大佬最真实的江湖气!

刘强东三亚敬酒爆火:豪气干一壶酒,这才是大佬最真实的江湖气!

商悟社
2025-11-18 14:32:26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外媒报道:中国进口14船美国大豆!但价格比巴西大豆要高?

外媒报道:中国进口14船美国大豆!但价格比巴西大豆要高?

王爷说图表
2025-11-18 17:42:17
2025-11-19 04:11: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22836文章数 4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亲子要闻

1岁大中美混血萌娃学说中文,看看这新学的词,说的咋样?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