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被剔除出相关结算范围的后续消息引发关注,昨天是值得载入历史的一天,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将人民币剔除出其商品结算范围。不少小伙伴私信我,询问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间节点被铭记,并非意味着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而是标志着美国最后一次有机会和我们平等谈条件了。
先说金融方面,大家可以关注到,前两天我们刚官宣在卢森堡发行40亿欧元债券,也在香港发行了4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债。很多分析都在说这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我觉得这可能是下一阶段反制美国的杀手锏。
大家可以去查查发行认购倍数和利率:5年期发行20亿,利率3.787%,而美国同期发行的20亿债券收益率接近4.7%。这意味着我们发行的同期限人民币主权资产比美国的便宜1%。
这说明什么呢?大家知道美国控制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吗?说白了,它能以5%的年化收益借20年的钱,然后投资纳斯达克、标准普尔或收购全球优质资产,享受每年超15%的收益。
我们在努力搞科研、做实业赚辛苦钱,美国却在靠“印绿纸”的金融模式获利。他们之所以能这么肆无忌惮,是因为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准普尔、穆迪、惠誉在这个市场当裁判。
今年5月,标准普尔把美国主体信用评级从3A降到了AA+,而我们一直被评为AA+,只差一个级别。但我们现在发行的20年期美元债利率居然比美国这个曾为全球最高信用级别的国家发行的债券还低。
这就好比你有1万块钱必须借出去,你是会借给信得过的、信用好的朋友,哪怕利息低一点,还是会借给一个街头的混子,要求他给你年化百分百的利息?显然是前者。我们向全球其他经济体借钱,成本是3.7%,美国则是4.7%。
这个经济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挑战了美国金融架构的顶层设计,是一场定价权的争夺。如果我们证明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定价体系是错的,那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会不会重演?像AIG等这些美国商业和保险集团当年就是这么崩的。
我们把这张牌坚定地打出去,美国该怎么接?这不是阴谋,是阳谋,因为我们每年都在发,海外媒体也不敢大肆报道,否则会影响他们的金融体系定价,所以这就是阳谋,无解。
再说说科技,大家想想,DBR已经出来一年了,美国谷歌都发布了GPT-5,为什么我们的DBR和R2迟迟不推出?
我告诉大家,如果DBR真的推出,将对美国金融体系造成崩溃性打击。如果它现在草草推出,用的是英伟达的AI算力,那就等于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国家全盘接受了美国的定价和叙事体系。
而英伟达有着5万亿美元的市值,国内阿里、腾讯等大模型可能会进一步绕着弯采购英伟达的芯片,而且DBR一个是开源的,全球开源模型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
但如果情况相反,我们“一年磨一剑”,就像前两年推出的7K2模型,虽然不够完美,但它底层用的是国产算力。如果DBR2在今年春节集体亮相,告诉美国我们能用1/3成本的国产算力,那对美国孤注一掷的人工智能革命会是多大的打击?
最后说军事,上周福建舰服役了,舷号18,看得大家心潮澎湃。但更让我们激动的是004、005航母。大家想象一下,如果004航母采用的自主核反应动力技术在集装箱船上已试验成功,那它可以在海外连续航行三年,大修也不用像美国福特级航母那样要修半年,我们可以做到服役三年、维修两个月。
如果航母甲板上停满了六代机和无人机,那是什么架势?按照我们东方文明的工业制造速度,未来10年内,004和005服役后,一个航母战斗群大概率能单挑美国三四个。再看美国的航母,平均服役年龄都快30年,届时它们能在大洋上航行、不在船坞趴窝的,可能只有4艘左右。10年后,004、005就能承担主要任务,现在的山东舰、辽宁舰、福建舰都可以去承担训练等任务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