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项低成本且简单的运动,但是真正沉下心来跑步的人,不多!能够一直坚持跑步的人,更少!
所以,为那些一直在跑步路上努力坚持的人,点赞!
但是这里面我发现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跑着跑着偏离了自己的跑步初心,最后都奔着去追求速度了,甚至不PB不罢休,最后苦下功夫只为突破自己。
这种跑步精神值得宣扬吗?
我觉得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要分2个概念来谈:
一,PB,也就是个人最好成绩,追求并没有错,但是万万不可盲目追求,作为大众跑者一定要在保持不违背科学健康的情况下去训练,有些人完全就是为了PB而PB,月跑量更是堆得吓人,动不动就是间歇、半马的跑,甚至跑伤了也不休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内卷”中,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值的宣扬的。
二,慢跑才是主旋律,很多时候实现PB确实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是作为大多数的跑者来说一定要跳出这个“圈”,不要让速度裹挟自己,当你把PB认定为一个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增加跑步的负担,更多时候去按照循序渐进的过程,反而会在不知觉中实现PB。
![]()
甚至我发现在跑圈有大多数人总是以“你什么配速”、“你PB多少”等等来衡量一个人的跑步能力,最后导致跑得慢不好意思跟跑得快的人交流,也就相应减少了跑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后慢慢形成了“跑渣”、“大神”这样词语之间的隔阂。
其实,说句实在话,我们作为一个爱好者,千万不要让这种概念来灌输到大脑中,真正的跑步对于我们来说,无论用时多少,配速多少,都应该是快乐的,是享受的!
所以,我常常说,慢跑才是跑步的真谛。
我记得之前有份丹麦的运动研究报告曾这样说过,跑得越多越快的人,健康度和死亡率却更接近不运动的人。
而研究者詹姆斯奥基夫还表示:“如果你想两个半小时完成一场马拉松,慢跑是不可能帮你实现的,但是如果你想活到90岁还有一个好心脏,那慢跑才是最理想的运动。”
![]()
那既然慢跑这么好,到底什么样的配速才是慢跑呢?
这就因人而异了,最简单直观的计算方法就是根据心率来衡量。
一般最大心率=220-年龄;
热身区间:最大心率×50%~60%;
燃脂区间:最大心率×60%~70%;
有氧耐力:最大心率×70%~80%;
无氧耐力:最大心率×80%~90%;
极限区间:最大心率×90%~100%;
而慢跑最好的心率区间就是保持在燃脂区间里面,最高不超过有氧耐力区间。
打个比方:一个跑者今年55岁,平时慢跑在什么样的心率下配速是最好的呢?
那先算出最大心率:220-55=165次/分钟
燃脂区间心率=165×(60%~70%)=99~115次/分钟
有氧耐力心率=165×(70%~80%)=115~132次/分钟
所以,这位跑者慢跑最好的配速就是在心率99~115/分钟之间,最高不要超过132次/分钟。
![]()
因此跑步不要只盯着PB跑,当你能够静下来心享受慢跑的时候,只要坚持下去,成绩一样会起来的。
学会慢跑,才能跑得越长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