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日,一股强冷空气如期抵达上海,全市气温断崖式下跌8-10℃。“王阿婆,今天家里温度怎么样?记得衣服多穿点。”11月18日一早,在85岁独居老人王阿婆家,“爱心点名”志愿者倪志仁不仅叮嘱她添衣保暖,还逐一排查燃气阀门、电路插座等安全隐患。王阿婆感慨:“他们查完水电煤气,我心里踏实多了。这两天一定多穿点,谢谢关心。”
和倪志仁一样,711名金山区石化街道“爱心点名”志愿者每天通过上门、微信和电话等方式,对辖区2311名“爱心点名”对象进行全覆盖“点名”。寒潮期间,除了“点名”更多了温暖关怀,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张丽黎介绍:“志愿者像子女般贴心,每天提醒老人添衣、检查用电安全,尤其叮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戴好帽子、围巾。”据悉,石化街道“爱心点名”行动已升级至2.0版,累计点名130余万人次,成功发现险情22人次。
![]()
与此同时,石化街道的6个睦邻中心、26个社区老年活动室等为老服务场所的空调送出了汩汩暖流。在石化街道第五睦邻中心内,二十多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下棋、读报、聊天,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区间。乒乓室内,居民们酣战正欢,姜长宝说:“我们天天来打球,外面冷风刺骨,这里开了空调,打球暖和又舒服。”同样的温暖也弥漫在各个居民区的老年活动室里,有的社区还贴心地准备了热水等服务,供有需要的老人取用。
![]()
临近中午,街道各个社区助餐点也开始忙碌起来。位于海棠新村的老年助餐点内,工作人员不仅提前开启了空调,还细心地为老人盛好了暖汤。今天菜单上的大排、蛋饺和番茄蛋汤都是易消化、富含热量的菜品,特别适合老年人冬季食用。“饭菜不仅要营养,更要热乎。”助餐点负责人表示,街道还调整了出餐时间,确保每个来取餐的老人都能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
对于行动不便、无法出门的老人,温暖正“送货上门”。街道和社区的送餐员队伍全部配置了崭新的保温送餐盒。海棠社区送餐员钱美云小心翼翼地捧着保温盒,熟练地穿过熟悉的楼道:“宋奶奶,开开门,午饭来啦!”门应声而开,86岁的独居老人宋奶奶接过饭盒时,饭菜还冒着热气。“这么冷的天,真是辛苦你们了。”老人感动地说。
![]()
这份温暖关怀还在持续延伸。街道辖区内的各家物业公司也已全面进入“防寒模式”,储备了充足的防寒应急物资。在临南物业仓库里,防滑草垫、工业用盐、应急照明灯、铲雪工具等整齐摆放,物业经理带着工作人员逐楼检查户外水管保温情况;应急维修团队24小时待命,确保在寒潮期间能够及时响应居民报修。这种未雨绸缪的准备,让社区在寒冷天气中依然能够保持井然有序的运行,为居民的生活安全增添了一份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