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萌】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在粤港澳三地如火如荼地进行。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成功举办十五运会将为推进大湾区建设及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对香港旅游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提升国际形象的战略契机。
![]()
图源:新华社
巩固“国际盛事之都”地位
“四年一度的全运会是国家最高水平的综合运动会,而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意义非凡。”罗淑佩表示,通过粤港澳携手合作、三地共同努力,此次盛会将为大湾区日后举办更多世界级大型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此次赛事将精准吸引大批体育爱好者及相关人员专程来港,在感受体育激情的同时,沉浸式体验香港的城市魅力。“这不仅能巩固香港‘国际盛事之都’的地位,更将直接拉动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消费增长。”
面对全球旅客消费与出行模式的深刻变革,香港早已谋定后动。2024年年底发布的《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蓝图2.0》),以“无处不旅游”为核心理念,提出四大策略、133项措施,全面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级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重量更重质’是核心方向,” 罗淑佩表示,“政府将引导行业用好中央惠港政策,紧扣市场脉搏,为旅客提供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
数据印证了《蓝图2.0》的成效,在多项盛事活动及业界推出不同的深度游产品下,访港旅客有显著增长:2024年1至10月,初步访港旅客超41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市场增长11%,非内地市场(台湾、日本、澳洲表现亮眼)更劲增16%。
罗淑佩透露,预计全运会将吸引超过10万名旅客来港。通过举办全运会,香港将发挥“体育+旅游”的联动效应,提升旅客的访港兴趣。
打造独特“限定体验”
“我们正全力推广‘跟着赛事去旅行’。”对于如何借助十五运会进一步推广大湾区旅游,罗淑佩透露,粤港澳三地已精选五间旅行社,精心打造融合赛事门票的跨区域旅游产品。这些产品将一站式解决旅客跨赛区观赛的“衣食住行”,并帮助他们探索比赛城市的文化遗产、地道美食与多元文化,实现“观赛+深度游”的无缝衔接。
为强化“香港限定”的独特体验,香港可谓用心良苦:在维多利亚公园、中环海滨、启德体育园等地标性场地办赛,让体育竞技与维港景致激情碰撞;推出融入本地特色的特许商品,让各地游客将独特的香港记忆带回家。罗淑佩说,这些“香港限定”的体验不仅体现在赛事本身的精彩,更体现在整个城市的文化和创意氛围中,使香港成为展示大湾区活力的重要窗口。
要让“一程多站”真正落地,人员跨境流动的顺畅是关键。罗淑佩介绍了周密的部署:口岸部门将预先评估客流,在繁忙时段增派人手;运输署提前协调港铁及跨境交通商加密班次;更与内地建立陆路口岸热线及实时通报机制,灵活加开柜台、通道及车道。“我们有能力确保口岸运作畅顺,让游客在三地间穿梭自如。”
强化湾区文化体育交流
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如何更好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和体育交流?罗淑佩认为,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渊源深厚,自2003年签署《粤港澳体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以来,每年举办国际体博会、青少年足球/篮球交流等活动。全运会筹办过程更深化了三地在赛事组织、人才培训、设施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未来将在此基础上,共同举办训练、合办联赛,推动大湾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罗淑佩说。
体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全运会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罗淑佩表示,香港一直积极促进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我们一方面鼓励香港艺团和艺术家到内地巡演/展,将优秀的香港文艺项目呈献给内地的观众;另一方面积极邀请更多内地艺术团和艺术家来港演出,推动双向交流,使香港成为文艺交流的重要枢纽。”
从赛事筹备到文旅融合,从区域协同到长远布局,香港正以全运会为契机,书写文旅发展的新篇章。正如罗淑佩所言:“此次全运会是推动大湾区城市携手合作,共同推广跨城旅游的黄金机会。通过整合三地资源,有助于发展创新旅游模式,让旅客在观赛之余,深入探索大湾区的多样魅力,以丰富旅客体验,体现大湾区的协同效应。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让香港始终成为全球旅客心中的首选旅游目的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