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布鲁盖尔年会于9月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本系列是随团出访时参加布鲁盖尔年会的访问成果,根据录音和图片,原汁原味呈现出来,从中可了解政府官员、智库专家、企业经营者是怎么想的,怎么交流的,怎么提建议的,以期对我们了解欧洲的现状与未来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摘要
本篇基于欧洲国防领域专题记录整理,聚焦跨大西洋盟友关系、欧洲防务开支与能力建设、战略自主推进、对乌克兰支持及欧洲防务整合五大核心议题,汇聚政府官员、智库专家及行业代表观点。会议邀请了Guntram Woiff(布鲁盖尔)、Bertrand Dumont(法国财政部)、Kristi Raik(ICDS)、Simonas Satonas(欧盟委员会)参与讨论,指出当前欧洲在国防领域面临 “对美依赖与战略自主失衡”“开支增长未达目标”“成员国协同不足” 等挑战,同时明确 “强化跨大西洋协作的同时推进自主能力”“依托 SAFE 工具深化联合采购”“深化对乌防务合作” 等核心方向,为欧洲防务战略制定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引言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调整,欧洲面临俄乌冲突持续、跨大西洋关系微妙变化、防务工业碎片化等多重挑战。为明确欧洲防务发展路径,该议题围绕 “如何平衡对美依赖与战略自主”“如何提升防务开支效率与工业能力”“如何可持续支持乌克兰” 等主要问题展开讨论,旨在为欧洲防务领域的政策制定、机制建设与国际协作提供共识性建议。
三、主要议题分析
(一)跨大西洋盟友关系:重要但信任下滑
1、现状定位。
美国仍是欧洲 “最强大且当前不可或缺的盟友”,北约框架仍是欧洲安全保障的主要依托。但参会者都认为,跨大西洋关系存在 “信任侵蚀” 趋势,即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联盟基础在近年快速弱化,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依赖与信任缺失形成矛盾(如 “无法确保基于共同价值观建立稳定联盟”)。
2、策略。
短期内欧洲 “别无选择,需避免跨大西洋联盟出现结构性变化”,通过主动对话保持美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参与度(如“积极接纳美国立场”);长期则需通过提升自身能力,逐步降低对美单一依赖,实现 “依赖与自主的动态平衡”。
(二)欧洲防务开支:增长但缺口显著,协同不足
1、主要数据。
2024 年欧洲防务开支占GDP比重为1.9%,2025 年预计提升至2.1%,但远低于“3.5%+1.5%” 的战略目标;从绝对值看,欧洲2025年防务开支约3800亿欧元,虽高于中国(2250 亿欧元),但仅为美国(8000亿欧元)的47.5%,规模差距明显。
2、制约因素多。
①财政约束。部分成员国面临“显著的财政限制”,民主进程中“防务优先级难以提升”(如部分国家宪法规定中立原则,开支基数低)。
②碎片化问题。欧洲防务市场呈现 “各国自购自采” 特征,部分成员国因无本土防务工业依赖外部采购(如波兰从美国、韩国采购),导致 “规模效应缺失、冗余严重”,推高采购成本。
3、优化方向是 “分级协同” 路径。
成员国层面承担部分开支责任,欧盟层面通过 “协调开支、共同项目、联合研发” 提升效率,同时依托欧洲防务局(EDA)推动数据共享与标准统一,避免重复投入。
(三)战略自主与国防工业:从 “依赖” 到 “自主” 的长期推进
1、战略自主的主要诉求。
“建立欧洲战略自主” 是长期目标,主要是“降低对外部防务供应商的依赖”。一方面,外部武器采购常附带政治条件(如第三国武器供应的“附加条款”);另一方面,欧洲需构建 “更 robust 的本土技术与防务工业体系”,避免关键领域“卡脖子”。
2、现有工业基础。
欧洲已具备 “世界级防务工业主体”,乌克兰国防工业的快速成长也为欧洲提供合作样本(如乌克兰能自主提升国防工业产能)。
3、欧盟提出的“安全与国防增强工具(SAFE)” 是主要推进器,目标包括三方面:
①帮助成员国填补防务能力缺口;②推动联合采购(要求产品 65% 在欧盟境内研发);③将乌克兰、挪威等纳入 eligibile 合作方,拓展协作范围。目前 SAFE 工具已进入实施阶段,成员国正申报资金需求,预计将激活 “欧洲防务工业的需求增长”。
4、实施两大举措。
①技术创新:借鉴美国 “以防务促创新” 模式,将国防研发与民用技术(如双用途技术)结合,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国防产业链(当前欧洲中小企业在国防领域参与度 “未达合理水平”)。
②避免新机构冗余,即主张 “依托现有结构推进自主”(如利用 EDA、SAFE 等工具),而非新建机构,降低行政成本。
(四)对乌克兰支持:持续投入与创新路径
1、现状与挑战。
①投入规模。欧洲(含成员国与欧盟层面)对乌克兰的支持总额达 1670 亿欧元,超过美国的1140 亿欧元,但乌克兰当前国防开支约 1000 亿美元/年,2026年面临 “资金耗尽” 风险。
②主要矛盾。欧洲对乌支持需平衡“短期军事援助”与“长期能力建设”,同时解决 “自身财政约束”与“乌克兰债务压力”(乌克兰债务水平将持续高企,传统贷款模式难以为继)。
2、加强创新支持。
①加强防务工业合作,即通过 SAFE 工具允许成员国使用资金采购乌克兰国防产品,既助力乌克兰工业成长,也为欧洲提供“经战场检验的低成本装备”。
②合法利用冻结资产,即探索“俄罗斯2000亿欧元冻结资产”的合法使用路径,将其转化为对乌支持资金,但目前需突破“法律与政治障碍”,但被视为 “长期可持续支持的关键选项”。
3、对乌谈判的共识。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 “与俄罗斯谈判的条件尚不具备”,即俄罗斯的目标是 “乌克兰投降”,而非领土妥协;即便乌克兰愿意放弃部分领土,也无法保障其独立国家地位。短期需通过“加大对乌军事支持、打击俄罗斯战争资源(如削弱其20%石油产能)”施压,长期需为乌克兰构建“清晰的安全保障机制”,再谈谈判可能性。
(五)欧洲防务整合:挑战与机制探索
1、主要挑战是成员国间的差异。
①政策差异:部分成员国(如奥地利、爱尔兰)宪法规定中立原则,国防开支优先级低;前线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虽有紧迫感,但部分面临财政赤字(如波兰高增长但高赤字),北欧、德国等有财政空间但紧迫感不足。
②存在技术保护主义,即成员国对“关键防务技术本土保留” 态度强硬,导致联合项目推进缓慢(如下一代战斗机联合研发),统一防务市场难以形成。
2、强化防务整合的路径。
①增强财政规则灵活性:欧盟提议“国家特殊条款”,允许成员国在国防开支上突破现有财政规则,目前已有15个成员国提出相关诉求。
②加强欧洲防务市场建设,即推动 “消除成员国间防务产品贸易壁垒”,建立统一的防务采购与研发市场,依托 EIB(欧洲投资银行)扩大对双用途技术的融资支持(EIB 近年已批准多个国防领域项目,证明可行性)。
③强化北约与欧盟间的协同,即避免“框架竞争”,在能力建设上形成互补(如北约负责集体防御规划,欧盟负责工业整合与联合采购)。
四、结论
跨大西洋关系仍是欧洲安全的“压舱石”,但信任下滑倒逼欧洲加速推进战略自主,需在“保持美国参与”与“提升自身能力” 间寻求平衡。
欧洲防务开支呈增长趋势,但未达战略目标,碎片化采购推高成本,“协调开支 +联合研发” 是提升效率的主要途径。
SAFE工具为欧洲防务工业整合与战略自主提供重要支撑,但其覆盖范围(当前主要吸引非欧元区国家)与实施深度尚需进一步拓展。
对乌支持需从“短期援助”转向“长期能力共建”,探索冻结资产利用等创新资金方式,同时明确 “施压俄罗斯” 是启动谈判的前提。
欧洲防务整合面临成员国差异与技术保护主义挑战,需通过 “财政灵活化”“市场统一化”“机制协同化” 逐步突破。
五、政策建议
1、推动开支目标落地,即欧盟层面须建立“国防开支协调机制”,推动成员国 2030年前实现国防开支占GDP 3%的阶段性目标,对达标国家提供欧盟财政补贴。
2、强化SAFE工具效能,即扩大SAFE工具覆盖范围,将欧元区成员国纳入优惠贷款体系,增设“联合研发专项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国防产业链。
3、深化对乌工业协作,即建立“欧盟-乌克兰防务工业合作平台”,明确乌克兰产品在欧洲采购中的配额比例,同时推动乌克兰加入欧洲防务标准体系。
4、探索冻结资产利用,即组建“国际法专家工作组”,研究俄罗斯冻结资产用于对乌支持的合法路径,推动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
5、推进国防市场整合,即制定“欧洲防务统一市场行动计划”,消除成员国间技术转让壁垒,建立跨国防务项目“利益共享机制”(如按投资比例分配研发成果)。
6、加强跨框架协同,即建立“北约-欧盟国防能力对接小组”,定期同步防御规划与工业政策,避免资源浪费与目标冲突。
本文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吴寿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