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年拿起电话,语气里还带着刚刚赢下战斗的兴奋:“首长,部队士气正旺,我趁热往前拱一拱,派个先头部队试探一下谅山的情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紧接着,许世友冷冷地回了一句:“你摸摸脑袋,看看现在热不热?”
这句话像一盆凉水泼在张万年头上,他愣住了。
刚刚攻下禄平,战士们斗志昂扬,按理说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可为什么许世友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战场,127师在张万年的指挥下,突破越军重兵把守的禄平镇。
![]()
这场胜利来得迅猛,出乎所有人意料。
原本以为越军会坚守几个月,结果几个小时就被打垮了。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围坐在战场上,吃着罐头,聊着刚刚经历的厮杀,情绪高涨。
张万年没有沉浸在庆祝里,他审问了几个越军俘虏,得到的情报让他心里一动——谅山的防线还在部署,敌军还没缓过劲儿,这不正是突袭的好时机吗?于是,他立刻向东线指挥部发了电报,请求派出先头部队进攻谅山。
然而,他没想到,迎接他的不是批准,而是一句意味深长的反问:“你摸摸脑袋,看看现在热不热?”
![]()
许世友的意思很明显,张万年的思路太理想化了。
他以为敌军已经崩溃,但许世友却看得更远——越军一向擅长伏击,谅山地形复杂,贸然前进,很可能掉进对方的陷阱。
张万年的判断并非毫无道理。
战争中,趁胜追击确实是常见战术,很多经典战役都证明了这一点。
可问题在于,越军的作战风格和以往的对手不同,他们擅长利用丛林和山地,在表面溃败的情况下暗中布置伏击。
![]()
贸然进攻,很可能掉进他们的圈套。
许世友的疑虑并非空穴来风。
自卫反击战以来,越军已经多次展现出他们的狡猾,比如之前的高平战役,他们就是故意示弱,引诱我军深入,随后利用地形发动反击,给部队造成不小损失。
许世友显然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更何况,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头脑发热。
![]()
胜利的喜悦很容易让人低估风险,而战争从来不是靠情绪取胜的。
如果单凭一时的士气就轻率行动,那就不是指挥官,而是赌徒了。
许世友的决定虽然让张万年一时难以接受,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后续的侦察情报显示,谅山周围确实埋伏了大量越军。
若是当时贸然派出先头部队,很可能会陷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
于是,东线部队没有急于进攻,而是稳扎稳打,等待更充分的准备。
几天后,经过周密的侦察和部署,中国军队对谅山发动了全面进攻。
这次行动不再是冲动之举,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战役。300门火炮齐发,将越军固守的阵地炸成废墟。
步兵部队则在炮火掩护下稳步推进,逐步占领谅山的各个要点。
战斗持续了好几天,越军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挡不住中国军队的攻势。3月4日,谅山被攻克,战争进入尾声。
![]()
这场战役证明了一件事——战场上的冷静,比一时的冲动更重要。
张万年当时的想法没错,但如果真的按照他的计划行动,战局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导致严重损失。
许世友的那句“你摸摸脑袋,看看现在热不热?”不仅是一句玩笑,更是一种提醒:在战场上,光有勇气不够,还要有冷静的判断。
有人说,战争不仅仅是拼武器、拼士气,更是拼智慧。
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能在热血沸腾时保持冷静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