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4年,高市早苗就多次在公开场合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论调,那时候还是作为自民党要员,声音虽大,但还没到首相级别。到了2025年,她上位后,这话的分量自然不一样。
11月初,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她面对在野党质询,直截了当表示,如果大陆对台湾动武封锁,那对日本能源通道和生存安全构成了“存亡危机”,自卫队得启动集体自卫权。日本安保法里就有这条,允许在盟友受威胁时出手。但高市把台湾问题具体化了,这在历任首相中头一遭。
她的逻辑是,日本90%的石油进口依赖南海和东海,台海一乱,岛国命脉就断了,可这也等于把日本的安全红线往前推,国内有些媒体和学者直呼这太冒险,担心把日本拖进不必要的漩涡。
![]()
事后记者会上,她反复强调自己的话“符合政府传统立场”,没提道歉或修正。相反,她还把球踢回中国,说中日关系紧张的责任在对方太敏感。这态度让北京觉得不光是误会,而是故意挑事。想想看,日本战后宪法第九条本就限制军力扩张,高市这番话像在给修宪铺路。
她所属的日本会议组织,向来主张重塑历史观,淡化二战责任,这回借台湾议题放大声音,难怪外界觉得她不是在护航,而是想借势推日本军事化。拒绝认错的后果不小,日本国内反对党就抓住这点追击,称她把国家推向“危机边缘”。
G7的介入,更像给这场风波添了把火。11月12日,加拿大尼亚加拉的G7外长会议刚散,会后联合声明一出,就直奔台海话题。声明重申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还鼓励台湾省“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
![]()
G7今年已经第四次点名台海了,上次是4月回应中国军演,表面看是维护地区稳定,可时机太巧,正好卡在高市言论之后。美国带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全签字,日本外务省自然乐见其成。
分析下来,这帮国家图的不止是拉日本一把,更是想用台湾问题继续卡中国脖子。
想想亚太格局,美国的印太战略本就靠盟友链条,高市的话给这链条加了道锁。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的记者会上,直接把高市的言论定性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粗暴干涉内政,挑战核心利益”。他加了句“若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一切后果日方承担”。
![]()
“侵略”俩字,搁在中美日语境里,分量重得像历史回音,点明日本别重蹈二战覆辙。副外长孙卫东“奉示”召见日本大使,这“奉示”词儿罕见,意思是中央高层直接下令,级别拉满。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社交媒体上更直白,分享新闻时评论“肮脏的头颅必须砍掉”。
外交部还发了旅游提醒,建议公民“暂勿前往日本”,这不光是警告,还直接戳日本经济软肋,旅游业和零售链条立马抖三抖。
![]()
11月1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X上发帖,确认中国海军三艘舰艇——包括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从东海穿越大隅海峡,东进太平洋。这海峡宽不过33公里,挨着鹿儿岛县,日本本土敏感神经全在这儿。
从2024年起,日本加速开发附近马毛岛基地,当美军后勤点,中国穿越次数就多了,今年已超20次。这回时机对得上高市言论,等于用实力说话:公海是大家的,你日本别想单方面封锁。
中日互召大使,北京召日本驻华大使,东京喊中国使馆长去外务省喝茶。11月14日,日本外务大臣武井俊辅敦促中方“妥善应对”,北京回击说高市言论破坏战后秩序。
![]()
国内,日本有上百市民在首相官邸前抗议,高喊“收回言论,道歉下台”,日本共产党报纸直批她“极度危险”。
这矛盾,就在日本社会撕扯:一边是和平宪法的老根,一边是地缘焦虑的现实。
长远看,高市这首相位子稳不稳,得看她怎么收场。
![]()
我国回应专业又克制,留了回旋余地。海军那三艘舰艇,静静穿过海峡,带走的不仅是水花,还有份维护尊严的从容。
希望高市能多想想这层,认个错不算丢人,兴许还能换来份长久太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