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学校本应是诚信守法的典范,却沦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老赖”,不仅损害了施工方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教育机构的公信力。
![]()
图片由AI生成
2025 年九月开学前夕,湖北省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简称“蕲春五小”)及该校校长李宏伟,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俗称 “限高”),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
笔者获悉,这所承载着蕲春县“推进融合性教联体改革、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使命的校园背后,隐藏着一桩持续五年的工程款拖欠案——校长李宏伟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在法院三次审理均判定学校败诉的情况下,仍拒不支付拖欠施工方陈谭军的581万余元工程款及利息,最终导致学校及本人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沦为公众口中的“校长老赖”。
这起看似普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牵扯出公办学校违规发包、诉讼程序中的恶意抗辩、公共资金监管漏洞等多重问题。透过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一条从“违规操作”到“拒不履行”的“老赖养成”链条清晰浮现。
公开资料显示,蕲春五小由蕲春县教育局举办,开办资金1.35亿元,经费来源财政补助。第五实验小学下辖十一所校区构成,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京九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芝麻山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清水河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黄厂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田河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长林岗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李嘴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向桥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大元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白水校区、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斌冲校区。
![]()
来源:天眼查
缘起:规避招投标的“借壳发包”
故事始于2020年的一项民生工程。当年,蕲春五小新建校舍被列为蕲春县政府重点项目,为赶工期确保按期投入使用,在主体工程招投标程序启动前,学校便急于推进场地平整、拆迁、迁坟等前期工程。
2020年11月18日,蕲春五小与辖区内的枫树林社区居民委员会签订《土石方平整、围墙工程承建协议书》,约定由枫树林社区承接该前期工程,负责协调周边关系并组织施工。
蹊跷的是,就在同一天,枫树林社区转头与个体施工户陈谭军签订《施工合同》,将上述工程全部转包给陈谭军,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由蕲春五小直接支付工程款。
这一“双重合同”的背后,是明显的规避法律行为。枫树林社区在庭审中坦言,自身并无施工队伍和施工资质,与蕲春五小签订合同纯粹是“受委托代发包”,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结算均在蕲春五小与陈谭军之间直接进行,社区未参与任何实质环节,也未获取任何收益。
蕲春五小对此并非不知情。陈谭军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按照蕲春五小提供的图纸施工,接受学校现场监督人员的管理,施工变更也经监理方现场签证确认。一审法院查明,这种“借壳发包”的本质,是蕲春五小为规避建设工程必须招投标、承包方需具备相应资质的法律强制性规定,通过枫树林社区将工程变相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人施工,属于典型的虚假意思表示。
陈谭军按照合同约定,自筹资金组织人员、机械进场施工,如期完成了土地平整、围墙建设等全部前期工程。2021年1月,工程竣工交付,但工程款支付却陷入僵局。
转折:220万“工程款”变“借款”的离奇操作
2021年6月,蕲春五小校区建设项目正式招投标,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工建三公司”)中标成为EPC总承包方,涵盖了陈谭军已完工的前期工程。由于该项目系财政拨款,蕲春五小无法直接向个人支付工程款,便要求陈谭军与工建三公司补签协议,将已完工工程归并至总包项目中统一结算。
但因管理费等问题,陈谭军与工建三公司未能达成一致。2022年春节临近,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开始讨薪,为平息风波,蕲春五小、工建三公司与陈谭军三方协商,由蕲春五小向主管部门申请拨付1700万元资金,其中包含应支付给陈谭军的220万元工程款。
然而,这笔本应直接支付的工程款,却被设计成了“借贷”形式。按照协商方案,陈谭军需以其表弟陈中华的名义,与工建三公司的关联企业湖北华百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借款协议,以“借款”名义收取该220万元。蕲春五小承诺,待后续工程款拨付给工建三公司后,再由该公司向华百师公司偿还,从而核销该笔“借款”。
但蕲春五小后续并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华百师公司将陈谭军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历经一审、二审发回重审后,2024年8月,蕲春县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确认该220万元为陈谭军向华百师公司的借款。这意味着,陈谭军不仅没拿到工程款,反而背上了220万元的债务。
“我垫资施工,明明该拿的工程款,最后变成了欠别人的钱。”陈谭军在庭审中表示,这种离奇的操作让他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工程款被拖欠,另一方面还要偿还巨额“借款”。
诉讼拉锯:三次审理与无依据的抗辩
2024年1月,忍无可忍的陈谭军向蕲春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蕲春五小支付拖欠的工程款362万余元及利息,后在庭审中变更诉讼请求为582万余元。至此,这场持续多年的纠纷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作为被告的蕲春五小,在校长李宏伟的主导下,展开了一系列抗辩,试图拖延或否定付款义务,其抗辩理由被法院一一驳回:
抗辩一:追加工建三公司为被告
蕲春五小主张,工建三公司作为总包方,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应追加为共同被告,否则无法区分前期陈谭军与后期工建三公司的工程量。但法院查明,陈谭军施工的前期工程与工建三公司中标后的施工范围明确区分,且三方已于2024年1月签订《土石方协调会意见》,确定了各自工程量的核算标准,工建三公司与本案诉争工程款无直接关联。一审、二审及再审法院均驳回了该追加申请。
抗辩二:陈谭军无原告主体资格
蕲春五小辩称,学校仅与枫树林社区签订合同,与陈谭军无直接法律关系,陈谭军无权主张工程款。但法院认为,枫树林社区仅为代发包方,陈谭军作为实际施工人,直接与蕲春五小对接施工、签证及结算事宜,双方已形成事实上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系。即便陈谭军为领取工程款后续成立了湖北博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但其施工行为发生在公司成立之前,债权并未转让,故陈谭军主体适格。
抗辩三:否定鉴定意见的合法性
诉讼过程中,三方共同委托湖北永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进行造价鉴定,鉴定结论为工程总造价581万余元(含无争议部分268万余元、红砂岩开挖等争议部分302万余元及围挡费用11万余元)。蕲春五小对该鉴定意见提出多项异议,声称鉴定未依据《地勘报告》、未区分红砂石与土方比例、包含了工建三公司的工程量等。
但法院核查发现,蕲春五小作为建设方,未能提供施工前的《地勘报告》,其提交的单方委托技术报告因无鉴定资质、未包含施工变更签证而不被采信;鉴定依据的现场签证单虽为事后补签,但有蕲春五小、监理单位盖章确认,监理人员出庭证实签证内容真实;鉴定范围严格按照三方约定执行,并未包含工建三公司的施工量。法院最终认定该鉴定意见合法有效,可作为定案依据。
抗辩四:主张扣减多项费用
蕲春五小还提出,应扣减红线外施工、停车库二次开挖及土方外运的费用。但法院查明,红线外施工系按蕲春五小提供的图纸进行,属于合同约定范围;停车库二次开挖系因设计图纸变更导致,有签证单确认,并非陈谭军施工错误;所谓13240立方土方外运至其他学校的主张,仅有单方出具的情况说明,无计量、收款等证据佐证,且双方无土方外运扣减工程款的约定。上述扣减主张均被驳回。
抗辩五:利息计算错误
蕲春五小认为,合同无效不应计算利息,且工程款直至2024年7月鉴定后才确定,应从鉴定之日起计息。法院依据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合同无效但工程已交付使用,施工方有权主张利息损失;工程已于2022年1月前交付,陈谭军主张从2022年1月14日(第三方咨询报告出具日)起计息符合法律规定,利率按当时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3.8%计算。
2024年9月,蕲春县法院一审判决蕲春五小支付陈谭军工程款5813640.32元及利息;2025年1月,黄冈市中级法院二审驳回蕲春五小上诉,维持原判;2025年2月,湖北省高级法院审查后,驳回了蕲春五小的再审申请。三级法院的判决、裁定,均明确了蕲春五小的付款义务。
终局:拒不履行与“老赖”帽子
尽管司法程序已尘埃落定,蕲春五小仍拒不履行生效判决。2025年2月27日,陈谭军向蕲春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过程却陷入困境。
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发现,蕲春五小名下无动产、不动产登记信息,银行账户虽被冻结但余额不足。2025年8月26日,法院对蕲春五小及其法定代表人李宏伟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禁止其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购买不动产等,并在中国执行信息网公布。由于未发现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且申请执行人陈谭军无法提供新的财产线索,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这意味着,陈谭军的581万余元工程款及利息,在历经五年奔波、三次司法审理后,仍未得到清偿。而作为公办学校的蕲春五小,在财政拨款保障的情况下,为何会出现“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状况,令人费解。
而据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2025年部门预算信息显示,截止2024年底,蕲春五小共拥有固定资产2818.68万元,其中房屋和构筑物2719.83万元、设备19.99万元、文物和陈列品1万元、图书档案21.29万元、家具用具46.19万元、特种动植物10.37万元。无形资产20万元。
![]()
来源: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2025年部门预算报告
深层反思:公共机构失信的代价与监管漏洞
这起案件并非简单的工程款拖欠纠纷,其背后暴露的公办机构违规操作、公共资金监管缺失等问题,值得深思。
蕲春五小作为财政拨款的公办学校,在建设工程中规避招投标规定,通过“借壳发包”将工程交给无资质个人施工,本身已违反《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等相关规定,导致合同无效。而在工程竣工后,不仅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反而通过“借款”形式变相拖延付款,在诉讼中反复提出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抗辩,浪费司法资源,其行为已构成恶意拖欠。
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李宏伟,未能履行管理职责,反而主导一系列规避法律、拒不履行判决的行为,最终导致学校被限制高消费,影响正常办学秩序。教育机构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树人,而校长作为“灵魂人物”,其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更可能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案件也暴露出公共工程资金监管的漏洞。蕲春五小作为公办学校,其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为何会出现“账户余额不足”无法支付工程款的情况?财政拨款是否按规定用于工程建设?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介入调查,查明资金流向,确保公共资金专款专用。
在当前全社会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老赖”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对于蕲春五小而言,与其耗费资源拖延诉讼,不如主动履行法院判决,偿还拖欠的工程款,挽回学校的声誉。否则,随着信用惩戒力度的加大,学校的办学活动、招生工作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最终损害的是当地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这场公办学校与施工方的纠纷,最终能否迎来公平正义的结局,仍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试图规避法律、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终将付出应有的代价,教育机构更应坚守诚信底线,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
来源:獬豸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