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1月18日,“攟古继美——上海图书馆藏苏州潘氏典籍文献展”于上海图书馆东馆第一展厅开幕。
![]()
作为上海图书馆年度大展,此次展览选取馆藏苏州潘氏家族文献及家藏文献共159组(件),借由文物性和文献性的双重叙事,铺展开以苏州潘氏为中心的江南文化版图。
江南地区素有“文献之邦”之称,明清以来尤多热衷藏书读书、著书立说的文人学士,苏州潘氏家族即为其中之一。
连续六代的家族藏书活动,成为潘氏族人构建文化身份、参与学术共同体对话的核心媒介,也对其积累文化资本、维系家族文脉、提高社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
此次展览展出大量家族成员的著述手稿、尺牍等,包括潘奕隽手辑之《三松堂鱼素检存》、四朝元老潘世恩的自订年谱、诗笺及家书、程庭鹭等为潘遵祁所绘《西圃图》、潘祖荫的大量友朋往来信札等,以笺纸为介、墨迹为媒,为观众编织一张跨越时空的吴中士人关系网,深入阐释江南乃至中国藏书文化的核心旨趣。
![]()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梁颖介绍,观众在了解书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人,“了解一个绵延了六代人的典籍收藏集合,它的背后就反映着怎么样的古籍收藏传统。”
![]()
据悉,纵观潘氏六代,其藏书的两大高峰当属潘祖荫之滂喜斋及潘博山、潘景郑之宝山楼。滂喜斋所藏古籍,以宋元刻本为精华,本次展览展出近二十部滂喜斋旧藏宋本,如《东观余论》《算经》四种、《侍郎葛公归愚集》等均为海内孤本,更有十卷残本《金石录》,累经名家递藏,题跋累累。
![]()
宝山楼所蓄多为名家稿钞校本,如王昶所辑《青虚山房集》底稿、章太炎早年著作手稿《左传读》、王乃昭手抄本《陆右丞蹈海录》、陈倬手校本《汉书》等,都在学界享有重名。更有不少藏品为首次公开展出,如唐寅手批宋本《通鉴纪事本末》、宋拓孤本《茶录》等。
本次展览名称也极具书香墨韵。攟 ,《说文解字》释为“拾也”,“攟古”意为积聚古物,取自潘祖荫藏印“攟古厂 ”;“继美”,典出《新唐书·贾至传》,指家族美才美德的传承。
展览以此四字为名,旨在探索苏州潘氏代代相承的文化史事和收藏脉络,解析江南文脉的发生发展和构成理路。
展览持续至明年2月28日,期间将于跨年之际进行一次换展,届时将有更多不同的佳椠善拓、稀见珍本与公众见面。同时,将推出同名图录及普及本《潘家的书箧》,以期带来更多维度的诠释。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