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究竟能“磨人”到何种程度?
一个网友分享道:
自孩子升入初中,简直愈发难以“侍奉”。
孩子一踏进家门,“砰”的一声,便将房门重重关上。
敲门询问,毫无回应。追问之下,孩子不耐烦地甩出一句:“你烦不烦啊!”
试图讲道理,才刚开了个头,就被孩子毫不客气地顶了回来:“你又来了。”
后来这位网友听从建议,不再紧盯着孩子的学习,转而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情,结果又落得个唠叨、“假惺惺”的评价。
最后,他选择沉默以对,可孩子又不乐意了,质问道:“你们是不是快放弃我了?”
总而言之,怎么做都不对,仿佛陷入了一个无解的怪圈!
相信这样的情景,在许多家庭都曾上演。
我们满心满眼都是为孩子着想,可为何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敌意与疏远?
其实,这并非是我们教育失当,也并非孩子不懂事、变坏了。而是,他们正经历着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蜕变——青春期。
当我们这些成年人回首往昔的青春时光,会发现,每个人都曾有过跟父母“较劲”的阶段。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或许会脱口而出“少管我”,也或许会“嘭”地一声将房门紧闭,以此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抗拒。
但后来,我们为何又与父母和解,不再做那个别扭、拧巴的孩子了呢?那是因为我们成长了、成熟了,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如今,当我们身份转变,成为父母,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又该如何巧妙应对呢?
![]()
一、试着“放手”:给予成长的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宛如破土而出的春笋,带着蓬勃向上的倔强,又有着脆弱敏感的内心。他们那些看似尖锐的棱角,实则是探索世界的触角。家长越想紧紧控制,孩子越会奋力挣脱,就像握在手中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此时,家长需要静下心来、蹲下身去,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他们的“学徒”。
写作业时,摒弃颐指气使、咄咄逼人的态度,与孩子一同学习,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远比强行灌输知识有效得多。
玩游戏时,即便不懂“皮肤”“装备”“buff”等术语,也可以以孩子的方式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的满足,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但放手并不等同于放任。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逐步形成认知观念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不断试错中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家长要设定好底线,在这个框架内大胆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体验获得“自主权”的掌控感,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
二、学会“认输”:放下权威的架子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不少家长会发现,曾经那个乖巧温顺的宝贝仿佛一夜之间变了模样,变得叛逆、倔强,让人难以捉摸。面对这样的转变,家长们首先要学会做的,便是放下高高在上的“家长权威”架子。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场剑拔弩张、激烈对抗的战争,而更像是一场充满诗意与期待的静待花开之旅。
在这个特殊且关键的阶段,家长与孩子之间若频繁发生争执,无疑是最不明智的举动。要知道,即便家长在争执中凭借着所谓的“道理”占据了上风,看似赢得了口舌之快,实则很可能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输掉了与孩子之间珍贵的感情。
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本就脆弱又珍贵,一旦因争执而出现裂痕,修复起来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时间。
那么,家长究竟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和谐相处呢?不妨试着将质问和批评的话语,换成温和且充满尊重的沟通方式。
比如,当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可以说“我觉得这样真不错”;当希望孩子给出意见时,真诚地询问“你能不能给我一点建议”;当不确定自己是否理解正确时,虚心请教“我理解的对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更愿意打开心扉,与家长坦诚交流。
对于孩子的一些喜好,即便家长一时难以理解,也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就拿穿着打扮来说,也许家长无法理解破洞牛仔裤所代表的时尚潮流,觉得那有失得体,但不妨笑着提醒孩子:“这裤子挺有个性的,不过天气凉了,加条秋裤会不会更暖和呢?”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巧妙地传达了家长对孩子健康的关心,又充分尊重了孩子对于时尚的选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并非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温暖的守护。
再比如,面对孩子热衷的动漫世界,家长可能分不清那些形形色色的动漫人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与孩子拉近距离。家长可以饶有兴致地和孩子分享自己年轻时看过的那些充满回忆的小人书,讲述那些简单却美好的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共同话题会越来越多,彼此的心也会越靠越近。
当我们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蹲下身来,耐心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就会发现,那些看似叛逆、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藏着一颗颗渴望被尊重、被接纳的心。
孩子就像一颗颗等待绽放的花朵,他们需要的是理解的光芒、倾听的雨露,而不是指责的狂风、对立的寒霜。
只有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倾听化解对立,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在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健康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丽光彩。
![]()
三、懂得“陪伴”:见证蜕变的美好
青春期的孩子,宛如一幅色彩斑斓却又笔触繁复的画卷,其内心世界丰富得如同浩瀚宇宙,复杂得好似神秘迷宫。
他们像破土而出的新芽,急切地渴望挣脱束缚,拥抱独立,去探索外面那精彩纷呈又充满未知的世界;可同时,他们又像羽翼未丰的雏鸟,在面对风雨时,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温暖的依靠,需要来自家人的支持与庇护。
在这个关键且微妙的时期,家长的陪伴,就如同那穿透迷雾的阳光,显得尤为关键且不可或缺。
真正的陪伴,绝非仅仅是身体与孩子处于同一空间,简单机械地待在一起,而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深度相通,情感与情感之间的紧密交融。它是一场无声却又充满力量的对话,是两颗心在岁月长河中的相互陪伴与温暖。
家长不妨精心安排一些专属的亲子时光:
可以一起走进厨房,挽起袖子,共同做一顿充满烟火气的饭。在择菜、洗菜、切菜、翻炒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在厨房里回荡。
也可以一起窝在沙发上,挑选一部温馨或刺激的电影,随着剧情的起伏,或感动落泪,或紧张欢呼,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彼此的情绪。
还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进行一次户外运动,一起跑步、打球、爬山,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增进亲子之间的默契与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像守护珍贵宝藏一样,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用专注的眼神、真诚的笑容和温暖的拥抱,与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
当孩子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遇到风浪的小船,遭遇困难与挫折时,家长要化作那坚实的灯塔,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用温暖而坚定的话语告诉他们:“孩子,别害怕,无论遇到什么,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和你一起面对。”
陪伴,更是一场见证孩子蜕变的奇妙旅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就像一位耐心的摄影师,用目光捕捉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看着他们从懵懂无知、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睿智豁达;从叛逆冲动、意气用事,逐渐学会理性思考、冷静应对。
每一次的转变,都如同蝴蝶破茧而出般令人惊喜,家长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这种幸福如同潺潺溪流,滋润着心田。
![]()
青春的风,终将轻轻吹散成长途中的迷雾,让孩子逐渐看清前行的方向。此时,我们不妨松开紧握的手,给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因为爱,从来都不是一场激烈的较量,不是你死我活的争夺,而是一场温柔而深沉的守护。
在这场守护中,我们用放手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会独立,在挫折中学会坚强;用认输赢得孩子的尊重与信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理解与包容,从而愿意与我们敞开心扉;用陪伴见证孩子的蜕变与成长,让他们在温暖的亲情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以温柔陪伴,护青春远航,共同书写一段美好的成长篇章。
面对曾经无比依赖我们,如今却浑身是刺的少年,我们常感到无力与挫败。
但请相信:不是孩子不爱我们了,而是他们正在笨拙地在学习“如何成为自己”;不是我们做错了全部,而是随着孩子长大,爱的方式,也需要更新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