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大年初二,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山西长治潞城区的两户邻居,却因一条狗,彻底改写了两家人的命运。11月13日,这起由“狗咬人”引发的命案在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6小时庭审未当庭宣判,却让“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争议,在全网掀起滔天巨浪。
时间回到1月30日,申家儿子小申出门时,被邻居郭家拴在公共区域的狗两次咬伤。愤怒之下,小申拽住狗链将狗摔死。申家母亲得知后,多次联系狗主人赵某晖未果,无奈报警。
可谁也没想到,赵某晖接到警方调解通知后,不仅断然拒绝,还放出狠话:“你们派出所等着接打架电话吧”,甚至对社区主任的劝说也置之不理,扬言“打狗还得看主家”。
![]()
警方预感事态不妙,连忙提醒小申家人锁好门窗,可悲剧还是没能阻止。当晚,赵某晖带着妹夫、外甥等人率先赶到申家,踹门砸窗强行闯入。
随后,其丈夫郭某某、两个女儿等6人陆续赶来,一场针对申家的围殴瞬间爆发。玻璃碎片四溅,辱骂声、打斗声划破夜空,年过半百的申某某被多人围在墙角殴打,鼻骨骨折、眼眶内壁骨折,妻子和女儿也纷纷受伤。
绝境之下,申某某摸到窗台上的一把杀鱼刀,本能地挥刺反抗。最终,郭某某因腿部大动脉被刺,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另有三人受伤。
案发后,赵某晖一方因涉嫌“非法侵入住宅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申某某则以“故意伤害罪”被立案,核心争议直指“防卫是否过当”。
公诉方认为,郭家人未携带凶器,其行为未对申某某构成生命威胁,而申某某的反抗造成1死3伤的严重后果,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明显不相适应,属于防卫过当。
郭家更是辩称,小申是酒后逗狗才被咬伤,狗链仅1.7米不可能主动伤人,当晚上门只是“质问讨说法”“出出气就走”,并未围殴,郭某某进门十几秒就被刺伤。
![]()
可这样的说法,在申家的伤情鉴定和现场痕迹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只是“保持距离争吵”,申某某夫妇和女儿的多处软组织挫伤、骨折又从何而来?更让人疑惑的是,伤者韩某的重伤伤口与申某某的杀鱼刀完全不符,刀上也没有其DNA,这是否意味着现场还有第二把凶器?郭家人所谓的“空手上门”,究竟是事实还是托词?
这场争议早已超出案件本身,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网友们的愤怒,源于对“私闯民宅”的零容忍——家是公民最后的安全防线,当有人踹开大门、聚众围殴,难道受害者连反抗的权利都没有?有人质问:“当老人和家人面临群殴,退无可退时,难道只能束手就擒?”也有人不解:“非法侵入住宅在先,聚众施暴在前,反抗造成后果为何要定故意伤害?”
法律界的讨论则更为理性,部分专家认为,正当防卫的认定需满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未超必要限度”等条件,郭家人的行为未达到“行凶”的严重暴力程度,申某某连刺郭某某9刀的行为,可能超出了制止侵害的必要限度。但也有观点认为,在多人围殴的紧急情境下,要求受害者精准控制防卫力度,本身就过于苛刻。
如今,案件仍在等待最终宣判,两家人的命运都悬在天平之上。一条狗的性命,为何会酿成两条家庭的悲剧?如果赵某晖在狗咬人后能理性协商,如果她没有拒绝调解、纠集家人上门施暴,如果冲突发生时双方能各退一步,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
这起案件的核心,早已不是“狗命”与“人命”的较量,而是私权边界与防卫权利的界定,是邻里纠纷处理方式的反思。
当矛盾出现时,拒绝沟通、诉诸暴力,只会让小事酿成大祸;而法律在认定防卫限度时,如何平衡“保护受害者”与“防止防卫滥用”,如何让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敢防卫、能防卫,更是全社会关注的关键。
愿这起春节血案能给所有人敲响警钟:邻里之间,退一步海阔天空;解决矛盾,依法依规才是正途。
也期待法院能给出公正的判决,既守住法律的底线,也护好公民的家门防线,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在自己的家中,睡得安稳、活得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