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不旅游只扎根,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0
分享至

前言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开放的城市,却正在出现令人不安的现象。

古北新区的日本社区里,中国人因租金太高被迫搬走,物业人员只会说日语。

这种现象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一旦局势变化这些"扎根者"会站在哪边?



上海心脏长出日本孤岛

2024年的数据显示,上海常住日本人已达5.2万,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涨。

这些人不是短暂停留的游客,而是带着全家扎根上海的"定居者"。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们正在上海的核心区域建立起封闭的"文化飞地"。



古北新区已经成为典型,这里150万平方米的住宅区,涉外住宅占比超过60%。

走进这片社区,满眼都是日文招牌,超市货架上全是日本进口商品。

一些超市干脆只卖日本商品,拒绝服务中国顾客,态度极其冷淡。

这里的物业公司要求员工必须熟练掌握日语,见到住户要行鞠躬礼。



小区公告、电梯提示全是日文在前,中文在后,甚至有些地方直接省略中文。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条街上三家日料店连开,店主全是日本人。

菜单上没有一个中文字,服务员见了中国人态度冷淡,见了日本人却笑脸相迎。

商业配套同样令人震惊,古北地区跨国零售品牌42家,其中日资品牌约占四成。



42家跨国品牌!这个密度已经超过了上海市的平均水平。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日式商业生态系统,从餐饮到购物一应俱全。

这种规模的文化隔离,已经不是简单的国际化社区,而是真正的"小东京"。

站在古北街头,看着满眼日文招牌,我仿佛置身异国,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无声渗透背后的深层逻辑

这种文化隔离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着精心策划的渗透逻辑。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日资企业扎堆涌入上海,日本人也随之而来。

最初只是少数高管携家带口,可短短三十年,常住人数从几百人飙升至5.2万。



细思极恐的是,这些人不是来融入中国的,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扎根。

他们中的很多人拿着高额日企薪资,享受着上海的便利生活。

但却完全不学中文,不融入本地文化,活在自己的封闭圈子里。

更危险的是,这种"割据"背后,隐藏着难以预判的安全隐患。



上海有超6600家日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这些企业享受着中国的税收优惠。

却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手里,甚至暗中收集行业数据。

那些定居的日本人里,可能不乏披着"商人"、"教师"外衣的情报人员。

毕竟"日本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教材从不对外公开。



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日资企业或返回日本,谁能保证里面没有"定向培养"的眼线?

文化渗透像无声的潮水,不知不觉就漫过了堤岸。

这种渗透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明确的战略意图和执行计划。

从经济布局到文化渗透,从教育封闭到人员培养,形成一个完整的渗透体系。



樱花节刺痛历史伤疤

最让人心痛的是,这种文化渗透正在刺痛我们的历史伤疤。

2025年4月的樱花节,几千人聚集在上海公园,其中一半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

更揪心的是,不少中国大妈大叔也穿着和服,对着镜头摆姿势。



嘴里说着中文,却学着日式礼仪的样子,这段场景被传到网上后立刻引发一片批评。

有人直言:"忘了这樱花树下埋着多少先辈的血泪了吗?"

那些在樱花节穿和服的中国人可能没多想,但对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家庭来说。



这是实实在在的刺痛,上海作为曾经的抗战前线,多少家庭有着无法愈合的伤痕。

而如今在自家土地上,加害者的后代大批扎根,受害者的后代却在模仿对方的文化。

这种错位让人心里堵得慌,在古北那些"纯日籍社区"里,年轻人很少提及历史。

甚至有人觉得那段过去早已翻篇,这种态度无疑是在旧伤口上撒盐。



樱花节上,和服的粉色与记忆的血红形成刺眼对比。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重演,心里说不出的震撼。

这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这是在挑战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当受害者的后代穿着侵略者的传统服饰嬉笑,历史的痛感在"包容"的名义下被碾得粉碎。



精准管控守住安全底线

面对这些风险,真的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必须采取精准管控措施。

首先必须提高日本人在上海居住停留的门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就能长期定居。

得严格审核身份和目的,特别是那些在敏感行业工作的人,更要重点关注。

然后必须划定活动红线,明确规定不能搞"纯日籍社区"。



小区里必须有中文标识,物业也得服务所有住户,不能只偏向日本人。

绝对不能让"国中之国"的情况继续发展,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

社区管理也得加强,街道和居委会要多介入,组织中日居民一起参与社区活动。

促进交流融合,而不是让他们一直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



文化引导也很重要,要多在社区里宣传历史,让年轻人知道过去的事。

也让日本人了解我们对历史的态度,不能再让他们觉得可以无视历史。

不只是上海,江浙沪地区都得特别警惕,毕竟这一带经济发达。



日资企业多,日本人容易聚集,得联动起来一起管控。

这不是排外,而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文化主权的必要措施。

我们必须在开放包容与安全防范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智慧也是责任。

这不是排外,这是自卫,这是每个负责任国家都应该做的事情。



结语

五万日本人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不仅是我们的焦虑,更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未来类似问题会更加突出,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你认为应该如何平衡开放包容与安全防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沙漠下面几乎全是石油,我国缺油年年大量进口,那为啥不开采呢?

扶苏聊历史
2025-11-17 16:43:13
惊天大瓜!原来川普和希拉里不止是政敌,同时还是情敌。

惊天大瓜!原来川普和希拉里不止是政敌,同时还是情敌。

电动猫
2025-11-18 00:18:26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中国,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枪?

钧言堂
2025-11-15 21:29:43
孙继海:中国人不是特别适合足球这项运动,不服跟日韩水平差距!

孙继海:中国人不是特别适合足球这项运动,不服跟日韩水平差距!

前行之路
2025-11-17 19:47:08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女同事上班穿丁字裤被拍发网上爆火!这拍到的倒三角大家看是穿反了吗?

王根基
2025-10-20 20:37:25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朝鲜副国级高官叛逃脱北,曝光金家秘闻:酒池肉林、80万买轩尼诗

猫眼观史
2024-03-25 14:31:14
哇塞!香港知名富家千金低调完婚,闭门婚礼竟只摆十桌宴!

哇塞!香港知名富家千金低调完婚,闭门婚礼竟只摆十桌宴!

智凌纵横
2025-11-18 15:29:56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金牌榜:广东37金升第一,山东跌至第3,江苏26金排第4,上海23金

体育就你秀
2025-11-18 09:06:46
外交部介绍中日外交官会晤情况:中方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外交部介绍中日外交官会晤情况:中方再次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26:36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浩渺青史
2025-11-10 16:19:39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K唐伯虎
2025-11-18 07:57:12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亲姐指控马科斯“吸毒成瘾”,菲总统办公室忙否认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20:30:17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

朝鲜援俄力度骤降,攒了几十年的弹药,已经被俄罗斯“掏空”?

老嘪科普
2025-11-17 18:50:08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王曼昱母亲田艳菊:曾为女儿辞职,如今王曼昱给母亲北京买房

王曼昱母亲田艳菊:曾为女儿辞职,如今王曼昱给母亲北京买房

不写散文诗
2025-11-18 19:43:54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建议拆完快递的纸箱立马扔掉”火上热搜,网友:再也不敢囤了

“建议拆完快递的纸箱立马扔掉”火上热搜,网友:再也不敢囤了

中国日报
2025-11-17 20:04:09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漏油?印度军事网站忙发文澄清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9:03:34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2025-11-18 22:11:00
削桐作琴 incentive-icons
削桐作琴
乱花渐入迷人眼。
4551文章数 8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头条要闻

被问对中日外交官员磋商是否满意 刘劲松:当然不满意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时尚
家居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情绪紧张会导致孩子动作变多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