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近日聚焦交通建设领域扬尘污染问题,连续查处多起环境违法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强有力的执法,督促施工单位落实环保措施,为守护“济源蓝”贡献交通执法力量。
一、双线监管织密扬尘防控网
济源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构建了主动巡查与精准交办相结合的双重监管机制,实现了扬尘污染的全方位防控。
![]()
图片
执法二大队在常态化巡查中,发现河南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地存在未落实湿法作业、扬尘肆虐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固定证据,责令整改并启动立案处罚程序。与此同时,执法五大队迅速响应示范区扬尘污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交办线索,对济源市某建筑队在施工渣土场存在的“道路积尘严重、黄土露天堆放”等问题依法查处。
![]()
图片
这种双重监管机制既体现了执法主动性,又展现了部门协同效能,形成了扬尘污染治理的合力。
二、法治规范筑牢污染防治线
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支队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过罚相当的原则,确保执法行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执法人员严格依据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进行现场规范,并精准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定性处罚。这一做法不仅是对违法施工单位的警示,更是一次面向全行业的法治教育,传递出“保护环境有法可依、破坏环境有法必究”的明确信号,从制度层面筑牢了大气污染防治防线。
三、惩教结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支队在执法过程中注重惩处与教育相结合,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执法人员并非简单“一罚了之”,而是将宣传教育贯穿案件处理全过程,向施工单位详细讲解法律法规和防尘降尘标准要求,指导其制定并落实有效的整改方案,推动了企业从“被动受罚”向“主动防治”转变,使环保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只有企业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扬尘治理才能取得长效。
下一步,济源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对全市交通在建项目的全过程环保监管。通过增加巡查频次、深化部门联动、严格依法处罚等多种手段,持续传导环保压力,倒逼施工单位时刻绷紧环保弦,共同守护济源的碧水蓝天。
素材提供:二大队、五大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